在观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一集后,我最能有感触概括出来的词汇便是“网络群氓”,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来阐释这一集的观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整部片子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几个主要人物并对应到其本质代表,群众——网络群氓,公主——网红,艺术家——找到作案契机的人,英国首相——网络暴力的代价品。并且,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这四个主要人物在事件中的重要性也是逐次递减的。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在片中起到的作用是一个作案工具,而帮凶就是网络群众。网络可以无限放大、弱化,甚至可以推动事件。网络群众无法理性思考,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感性。感性可以让群众看到强烈的感官冲击(如断指)瞬间让民意发生180度的大转向,但是,法不责众。

凡是一点点刺激,都能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这就是网络的力量。为什么说网络群众是帮凶呢?片中绑架危机的转折点——男优的被曝光,是于社交网络,绑匪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群众是帮凶,是流氓,那个可怜的首相的命运其实象征着网络暴力下迷失的整个社会的道德、尊严和正义感。与其说他在绑匪的操纵下被猪强暴了,不如说他被绑匪成功操纵的、不自知间遗失良心的群氓们强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各处发生了那么多严重的绑架案,如果他不是英国首相,她不是公主,他们都不是公众人物,大家多能去探究行为艺术家的身份,以及那个手指的DNA,也许最后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片中的一个亮点是导演给了很多镜头来展现大街上空无一人的悲凉,公主早在3点半就被释放了,因为行为艺术家笃信,在一切如他要求的那样进展时,无知无良的群氓们都会在室内围在电视机前等着看这场闹剧(悲剧)发生,谁会注意一个被灌了药的跌跌撞撞的公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生活实际,前段时间2018年的一个非常大的“反转新闻”事件就是网红殴打孕妇事件了,在微博上网友们被各家媒体的报道倾向表现为一边倒的情况,导致事件舆论偏向一倒再倒,在事件中也牵扯到了很多无辜的人。网络环境下,一切事物都带上了特殊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是群氓,人人是首相,人人也都是那个行为艺术家。在人人都不得不参与的社交网络时代中,也许在恰当的时候选择不参与,是对这种暴力的最佳反抗。

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