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64章

01

企业越low,反而越容易成功!

今年互联网最大的事件,就是拼多多的上市。

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拼多多连续12个月成交额达到2621亿,年度活跃买家3.44亿人,平均每个人在拼多多一年要花掉762元。

7月26日,拼多多在上海和纽约两地同时敲钟,并以股票代码“PDD”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其股价很快上涨40%,并最终以26.7美元/ADS(+40.53%)收盘,成功的以351亿美元的市值结束首日表现。

说起来,拼多多成立不过三年而已。

而如果我们去研究拼多多的商业模式,那更是low到没朋友。

设想有一个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的赵大妈,她闲着没事的时候,从兜里掏出手机,打开拼多多APP,挑到一件拼购价只要20-30块的衣服,于是就转发到微信群里,和同在一个小区里的领居李大妈、王大妈一起下单,完成了交易。

而这,就是拼多多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

很low,但是却很有效。

回想过去,当时阿里巴巴崛起的时候,何尝不是靠着聚拢一些不入流、鱼龙混杂的中小卖家,才有了今天第一电商的成就;

相反地一直专注走高端的走秀网,如今则是生存的极其艰难。

伟大的第一层含义,

就是做那些看起来low的不行,但却能帮助更多人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屌丝才会坐而论道,精英都在匍匐前行。

回想高考时代,我依稀记得在那段千辛万苦过独木桥的日子里,有不少于3个人跟我说过,将来一定要去当教育局长,要去改变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让以后的人们不再受这种万恶的考试之苦。

如今高中毕业许多年了,我查了查教育局长的名字,但却发现并不是当时说下豪言壮语的同学,而中国的高考制度也依就延续下去没有任何改变。

志当存高远,行动如抽丝。

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又发现身边“有抱负”的年轻人真不在少数。

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咖啡厅里,可以时不时听到那些改变中国商业生态、颠覆某某行业的伟大商业模式。

可是一段时间后,当你再查查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好像也并没有出现这些年轻的面孔。

时至今日,当我有机会自己真正置身于互联网公司,看着身边顶着无数精英光环的同事(世界顶级名校、一流名企、中国知名人物等),每天却只是跟各种基础工作为伍,专注在各种各样的扣细节、打基础,我这才恍然大悟:

伟大的第二层含义,

就是每天坚持做看起来low的不行,却能不断进步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实现自己吹过的牛,就得做“变患为利”的事。

如果我们不是听各家互联网大佬、头牌在外面的演讲,而是从内部去参与各个项目、活动,从内部去参与各个决策会议,就会发现这里面全是各种细节,全是各种基于把事做好的思考碰撞。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都是“精英的外表,屌丝的行动”?

我们读一下《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军争篇就都很清楚了。

军争篇的内容其实也不难,用两句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二四得八"就可以说明白:

“二”——军争的第一层两面性“患VS利”:所谓军争,是在战场上直接的两军交锋。而军争的战略目的,就是把不利的变成有利的,把迂回的变成直达的;

“二”——军争的第二层两面性“利VS危”:为了追求效率,想要急行军就要舍弃辎重,而要保险而全军出征,那时间又不够。所以,效率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体,我们要能够知道“敌情”、“地形”、“向导”,给出更好的行事办法;

“四”——“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四句话是军争篇影响最广的名言,是指要求军队在军争的时候,该快的时候向风一样迅速,该稳的时候军阵向树林一样稳健,进攻的时候向火一样猛烈,防守的时候向山一样不可憾动。而这样的军队,在打击敌人的时候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敌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二”——“利益公平+信息通畅”:给军队分利,从而让大家专注于打仗而不是去为不公平而内耗,同时“金鼓+旌旗”形成的指挥系统让军队行事作法完全统一,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才强大;

“四”——“治气”、“治心”、“治力”、“治变”:战斗很多时候就是一口气的事,要等敌人气势如虹的状态没了再下手才会更加的容易;而为将的要做到心神宁静,遇事不慌,才可以很好的避免军队乱中出错;而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军队,自然会更有优势;最后,当敌人严阵以待的时候并不好对付,要等他变弱了再下手;

“八”——八个战术小窍门: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

所以,学了军争篇,我们就知道谁家都会有明确的军事设想或者意图,能不能更好的实现,要拼谁的军争力更强,更能变迂为直,变患为利。

这个过程不仅要做好效率与风险的平衡,还要打造远胜于敌人的战斗力和控制力,还要有战术工具箱。

而那些你眼中的成功者或者企业家,正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别人兴奋的时候,低调的练内功;等别人害怕的时候再疯狂收割,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不要嫉妒别人拥有的比你多,因为这是你想的还没有他思考的零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装点门面还是实力制胜,这二者往往不可得兼。

带着孙子的教诲,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互联网。

你会发现,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军争力超强的。

人们看到中国实第一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就会认为其成功在于马云越凡的眼光和出众的口才,其实阿里的成功也离不开背后一只异常生猛的战斗生力军——中供铁军,这几乎已经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运营团队的黄埔军校。

之前说过王兴在其最关键的战役——百团大战中之所以胜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他从阿里挖来了阿里的第67号员工干嘉伟,从而帮他在线下为主的战场中,彻底甩开了拉手、窝窝团等主要竞争对手。

而如果我们再观察中国的互联网江湖,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你几乎没有看到一个成功的国企做互联网成功的案例:

大张旗鼓启航然后悄无声息消失的占到大多数,装点门面打肿脸充胖子“活着”的占一部分,而快速成长甚至还能自负盈亏的则是完全看不到了。

当你和苏老湿一样看完军争篇,你就会坚信,

国企真是做不了互联网。

虽然国企比民企拥有更多的资源,更低的资金成本,甚至更优秀的人才,还拥有“双创”的大风口,但是他们却统统没有军争力。

所以,无论这些国企是内部创业鼓掏自己的员工下海,还是所谓的合作搞模式创新,都因为军争力不足而没有效益,一旦你扒掉它原有业务“互联网化”的底裤,那真是什么也剩不下了。

虽然现在没有全部显现,但一旦经济的潮水退去,谁在裸泳就会一目了然。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在这个时代进入一家有军争力的企业,你才能看到企业不断的成长;而只有你所在的企业成长,才能带来我们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跃迁。

毕竟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青春有限的我们,做好选企业这道选择题非常重要:毕竟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公司,选择你成长的平台。

因为,只有当你能够接地气的去low到爆,才能有机会成就精英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