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重拳治理超限超载全面启动,对超限超载车辆一律列入“灰名单”,禁止上高速公路行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8月,超限超载专项整治行动率先在汉十高速启动,汉十支队麻竹大队、高警二大队采取在收费站口固定和源头治理的方式,24小时严查严管过往货运车辆。

“收费站入口主要查验货运车辆磅单实行劝返,出口则通过收费站计重数据采取卸载和列入‘灰名单’。

货车一旦进入“灰名单”,高速收费站的收费系统就会显示,该车辆将被拦下,禁止驶入高速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货车司机采取套牌或改变车牌躲避超限治理,大多是将剪切好的单个数字或字母用吸铁石吸附在原车牌号上,让收费站工作人员无法辨认。

超限超载治理中,省高速公路路政人员先后前往宜城市恒运商贸公司、襄阳途胜物流公司、荆门怡达利商贸公司等23家单位,宣讲治超政策,要求这些公司切实履行企业货运源头治超主体责任。

这一经验,目前正在全省多地推进。

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相关人士表示,我省高速公路货车计重收费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已从11月1日起调整。

超限超载车辆严禁驶入高速公路,违者将面临“一超四罚”,并被列入失信黑名单。请广大货车运输单位和司机严格遵守,杜绝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为何会屡禁不止?

自从去年全面深化治理超限超载以来,大肆超载超限情况锐减。

今年下半年以来,“百吨王”大货车被拦截的消息时有报道,超载超限似乎又开始冒头了。全是治超的政策,文件一件件下发,却治不住“百吨王”这三个字!

为什么超百吨的大货车又会重出“江湖”?背后原因为何?制度化常态化治超新形势下,如何制住“百吨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吨王的优势

1:“百吨王”多为本地或临近地区车辆,为躲避执法,“百吨王”大多昼伏夜出,本地人为主,处理起来有难度。

2:“百吨王”以短途运输为主,司机抱成一团,一发现前面有路政执法人员,会立即相互通知,以停车或者躲避的方法甚至冲岗闯岗逃避检查。

3:目前联合治超的主要方式仍是突击式、集中式的大检查,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效果却易反复,难以取得长期治理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对声不断

对“百吨王”现象,司机和物流企业同样也持反对态度。

运价一直与车的载重吨数相关,每车装的货越多,运价也就随之越低。

一个地方一旦有车愿意超载,那么这些车就会成为拉低运价的导火索,货主都想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久而久之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刚刚建立起的标载氛围就很容易被部分超载车挤得喘不过气,老老实实标载反而不好过,迫不得已又回去超载。

运费低!

一些车主反映:运费低,不超载不赚钱,一些行业和地区运费先升后降,是从标载再次回到超载的诱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物流公司反映:运营成本高,客户不涨运费,不超载没法经营,一般来说,物流公司与当地客户签的多是年度合约,客户当然不希望提涨运费,而物流公司降本提效的渠道少,只能靠多拉快跑赚钱。

这种低运费的恶性竞争,靠超载赚钱的恶性循环生态,是超载超限产生的根源之一。

在联合治超的同时

卡友们一定齐心!

不要让超载运输成为“死循环”!

更不要让超载成为我们的安全隐患!

我们的运费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