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以后,政权实际上就是司马家族的。16年后司马炎逼魏元帝禅让,也只是办了一道手续而已。原因得从曹魏建国说起,曹魏的建国之路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因为曹操的特点是有理想无蓝图。他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非士族的法家寒族政权。因此曹操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士族阶级的集体抵制,包括剿灭和暗杀。然而官渡之战把整个局势都改变了,最能代表士族阶级的袁绍被证明是纸老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则成为了帝国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世族和曹操都面临两难。不能撇开曹操,另立中央。曹操也不能撇开世族尊奉天子。而如果没有皇帝这张牌,他们都将失去斗争的正当性。汉献帝能够平安无恙,这是重要原因。曹操身边的世族和名士比其他军阀多也不奇怪。因为在曹丕代汉之前,曹魏与大汉并无区隔。因此即便去了许都也不等于投靠曹操。即便投靠曹操也不等于死心塌地、即便死心塌地也不等于一条道走到黑。也就是说曹操与士族和名士都在打同一个算盘,利用对方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时候就看谁会下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叫板的是孔融,结果被曹操毫不客气的杀掉。罪名是不孝。拥护的是荀彧,荀彧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原因是反对曹操封魏公。两人分别被视为反曹和拥曹派,结局却殊途同归、不免让人怅然。孔融和荀彧的悲剧,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名士身份、世族立场和儒家思想所致。东汉王朝以明教兴国、世家大族以儒学立身、忠君守节的观念根深蒂固。改朝换代成为了最敏感的问题甚至划线的标准。他们似乎别无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曲线救国的是陈群,陈群跟鲁肃一样,深知汉室不可复兴,却又坚信士族阶级前途无量。成败的关键则在曹魏,因此他不但不反对曹操建国,甚至积极劝进,但是曹操一死,他就像曹丕提交了自己制定的九品官人之法。又叫九品中正制,说穿了就是由士族垄断做官权,然后在士族内部按照族望的高低门阀的上下和势力的大小来分配官位和官职,因此这个法案如果能够通过并且实行的,东汉虽亡士卒却胜利了。就是陈群与荀彧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彧维护的是行将就木的东汉王朝,陈群维护的则是方兴未艾的士族阶级,所以荀彧失败,陈群成功,荀彧高尚,陈群高明。曹丕则想通了一个问题,氏族与曹家作对,究竟是为了大汉江山还是为了做官特权呢?曹丕认为是后者,于是他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并下令实施,没过多久他就在中原氏族的推波助澜和拥戴之下当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丕的胜利也是曹操的失败,是曹丕的喜剧,也是曹操的悲剧。作为一个非士族的法家,寒族之政权,一旦改变性质曹魏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曹丕的魏朝已经不是曹操的魏国,曹丕成功代汉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将灭亡之时。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集团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过是为了氏族阶级的政权再次加冕。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灭亡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