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互联网,总是离不开BAT三家公司的背书,在最初的互联网发展中,BAT抓稳了用户流量红利,成为了互联网上半场的功勋元老。近些年随着C端流量红利增长逐渐趋于饱和,基于用户红利的消费互联网竞争接近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产业互联网成了各大巨头角逐的新阵地,巨头们也各自怀揣着B计划开始新一轮“BAT”的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互联网上半场发展近十年,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扎根B2B业务起家的阿里巴巴来说,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产业互联网的实践。在2018广东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透露早已洞察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通过云计算等新技术将对产业带来创新并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阿里提前进行了六年的技术储备。或许,这正是藏有TO B基因的阿里巴巴对产业互联网有着先天的嗅觉,让马云看到了云计算对未来产业的进化和整合潜力,在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布局。如今阿里云凭借着云计算的资源迅速壮大,从2015年开始便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至今已在整个企业级服务市场有着深厚的沉淀。在今年的云栖大会,阿里云也开始重提产业互联网这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阿里前瞻性的布局不同的是,腾讯的眼光相对滞后,毕竟腾讯的骨子里藏的是TO C的基因。但面对C端增长的乏力,腾讯业绩增速开始下滑,股价也是开始走低。面对即将迎来20岁生日的腾讯,马化腾进行来了20年来第三次架构调整,从To C延伸到To B,宣布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准备“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并因此进行了一轮力度空前的业务架构调整,成立了以云计算业务为核心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而在前不久腾讯公布的Q3财报显示,腾讯的云计算业务在今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实现了60亿元的营收,这对于平常不显山露水的腾讯云来说,这份“成绩单”足够惊艳。看来马化腾想通过腾讯云切入B端产业是早有准备的。

而对于产业互联网的B计划,除了阿里和腾讯的两朵“云”外,其实双方都有实质产品直接切入企业级服务市场,一个是阿里的钉钉,另一个是腾讯的企业微信。这些年的企业级oa办公市场,也正是因为有了钉钉和企业微信的搅局而呈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态势。当然,这也是阿里与腾讯为了做强做大企业级生态做的产品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来说,如今阿里钉钉在企业级市场的握着更多的话语权,不管在用户数量还是产品体验都远远把企业微信甩在后头,同时钉钉积极整合众多优质企业合作伙伴资源,快速完善企业级生态布局,像蓝凌,奥哲等。其中蓝凌更是在今年9月份获得了来自钉钉数亿元的投资,成为钉钉使命级合作伙伴。据蓝凌官方透露,阿里钉钉以及阿里云将会应邀出席12月份的蓝凌2018用户大会,相信双方将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呈现让人期待的成果。

当然,企业微信作为腾讯在TO B生态较早布局的产品,一直以来似乎表现不温不火,纵然有微信鼎立支持流量导入,但两者融合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同时在整合产业资源这块,更多的是被传统oa厂商进行API接口集成,没有形成产品层的整合。如今腾讯除了企业微信外,像小程序也开始加入到B端生态,在“连接产业”中被寄予厚望。

整体看来,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不断加注自身在产业互联网上的布局,说明未来B端市场潜力无限,将很可能是下一批“巨头”诞生的新战场。纵然目前阿里云和钉钉领先一步,但腾讯的后劲十足也让人甚是期待,为了让腾讯的下一个二十年能继续辉煌,相信马化腾定会在产业互联网上追赶阿里的大军步伐,未来产业互联网之争,热身赛已经结束,接下来各大佬该进入加速冲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