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子墨鱼,图片/网络

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借斯特里克兰德之口,将它的真实大胆的袒露于世人前。如一声惊雷,响彻晴空,留下一层一层的涟漪,至今仍在世上回荡。

古代西哲有言,认识你自己。中国古代文化,也有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传统。可见,对于意义的思考,但凡有思想的诗人、哲学家、艺术家、宗教领导人,都曾经认真的对之报以严谨的态度,反复思量,穷经皓首,历经岁月的磨砺,有人得到了答案,有人仍在彷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依旧是滚滚红尘,浪来浪去,人来人往,涤荡了多少污浊,留下了一丝澄明。朋友圈里,身处上海的朋友们,又开始在感慨雾霾的严重,而QQ空间里北京的朋友们,同样被雾霾所困扰和折磨。环境变得如此之坏,举国经济的繁荣,是否有过一丝的回望?

想起,游历祖国西部的时候,山川秀美,大河微光荡漾,嶙峋的怪石,古朴的村落和村民,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晒太阳的老狗,蜗居的老头老太,质朴的孩童,校舍里是书声琅琅,虽然操场没有水泥固化,大地的原色,泥泞的赭黄,流经在宽广无人的荒野,与枯松为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沙肆虐华北及内蒙,防护林日益守护,雨水稀少的时节,人群陷入失水的幻觉。都会里,城市中,蓬松的毛发,黑色的丝袜,各种大衣和外套,霜雪前的冬月,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读诗,暂时和喧闹隔开一段距离,静卧文笔的舒畅,看作者向你娓娓道来的奇思妙想,荒诞言论,毫不隐藏的对虚伪的批判,对社会的禁忌不再讳莫如深,抽丝剥茧的展开,絮絮叨,念念回响。

文字的力量,想来便是这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在他的绘画世界里如是向世人呈现:裸露的肉体,初降的生命,与必然的失落,白色的鸟,亚当与夏娃的隐喻,衰朽的妇女,高高在上的神像,茫茫太平洋,坚实的大地,黑白对比的浓墨重彩里,看似扭曲的人物形象留给人无限的思考。

人类在大地上行走了这么多年,是否忘记了最初的方向?没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付之一笑的大多数人,依然在生活的海洋中驰骋,随风飘荡,对于意义的思考反而会少很多。忙碌久了,便会盲目,乃至麻木,古人造字真是很有意思,如此切合实际,贴近真实。

街上是熙熙攘攘的车流,落叶飘零,行道树高耸,偏安深圳,这岭南之一角,如是种种,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