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与朱高煦,都是由皇后徐氏所生。本是亲兄弟,但可悲的是,作为弟弟的朱高煦始终觊觎其兄朱高炽之位。因此在两亲兄弟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难”之初,成祖朱棣率兵北征,身为世子的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他不负父亲希望,指挥将士英勇奋战,硬是顶住了李景隆50万大军的围攻,不仅为其父守住了根据地,并为诱敌深入,乘机偷袭并收编永宇精兵创造了极为有利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但因后来身体硕大,且有足病,日常行走都需宦官帮助,所以之后未随父亲征战而少有战功。更无法像他的胞弟高煦、高燧那样跟随父亲朱棣南北征战,立下战功。尤其是高煦骁勇善战,深得朱棣的宠爱。在“靖难”战役期间,朱棣逐渐控制了局势。髙煦自恃有功,始终惦记着世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文帝朱允炆便见缝插针,派人持密信面见朱高炽,游说其归于朝廷,并以封燕王相许。朱高炽明白建文帝之用意,立即使人把尚未启封的书信连人一起送给在前线的父亲朱棣。然而高煦的心腹宦官黄严得知此事后先行一步,先把消息报于朱棣,并声称世子与朝廷私通想要谋反。高煦也说高炽早有篡位之心。朱棣见此大怒,决定处死高炽,好在高炽派的人也赶到了。朱棣看完未开封的信才明白过来,庆幸刚才险些错怪了朱高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也怀疑过太子高炽,曾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并对他说,我常听说太子失德,你到京师给我好好察看一下,有什么问题赶紧奏报。虽然朱棣对高炽已有倾向性的看法,但胡濙被太子的所作所为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称帝后,迟迟未立太子。就是考虑汉王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见奇功,多次救已于危难,加之长相酷似自己因而深得钟爱。而且在战斗艰难之时,朱棣曾对高煦说过“世子多病,你多努力”之类的话。所以朱棣处于两难境地,舍高炽不忍,立高煦又违祖制,担心难以服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朱棣犹豫之间,翰林学士解缙在高炽能立为太子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朱棣立高炽为太子。朱棣又征求黄淮、尹昌等人的意见,他们的看法完全与解缙一致,使朱棣有了立世子高炽为太子的决心。不日,朱棣命众臣为《虎彪图》题诗,画中为一大虎领众小虎,呈父子亲热之状。解缙借题发挥书四言诗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读罢诗句,朱棣深为动情,随即宣布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汉王高煦仍未死心,屡次诬陷太子高炽,欲夺太子之位。1412年,朱棣北征蒙古命高炽监国。高煦勾结官员构陷高炽,朱棣回京不问青红皂白,治了高炽一些官员的罪。1414年,朱棣北巡再次回京时,因高炽使人迎接有些迟缓,奏书言辞不当和高煦的谗言,朱棣又一次没查清事实的情况下,逮捕数名辅佐高炽的官员。事后朱棣才发现太子本无错,而是高煦有问题。最终朱棣认清了高煦本来面目,将其关押于西华门内,欲贬为庶人。然而,满朝文武没一人为其求情,只有高炽陈情谏劝,涕泣力救,才保留了高煦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