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遇到这种情况,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对方仍然云里雾里;你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你向对方布置任务,执行结果却不是你想要的;或者你也可能遇到对方向你布置任务,交代了之后,你还是不确定对方要你做什么。

就拿我最近的经历来说,一位销售花了大半个小时向我介绍他们的产品,我向他解释半天,他仍然没有理解我的需求,像是套路一般的复述。

沟通为什么这么难?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能轻易发现——只要有沟通,误解总是形影不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有误解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牵涉到心理、认知、社交、博弈等等,我试图从各个方面进行直观的解释,但我相信这些解释肯定远远不够,欢迎来补充。

信息承载量有限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交流信息,并且是有效的信息,胡说八道摸不到头脑的交流不叫沟通,那叫自嗨。但是我们的沟通大部分是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势必会限制信息的承载量。
就统计数据来说,语言传达的信息量只是全部信息量的很少一部分 ( 大约是 10%左右),通常我们还可以从说话人的表情、语速、语调、连贯性来获得更多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信息。所以一般而言,就信息量大小来分,主要沟通形式可以这样排序:文字 <语音 <视频 <面谈。
由于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不能被很好地承载,所以误解就难免。

语言的容错性

以我们的母语——汉语为例,我们很自豪汉语是目前最简练的语言之一。隔壁特总统想发条推怼人,还要考虑 140 字的限制,如果他会汉语,估计能写篇小作文。感谢上帝他不会汉语。

汉语的精练也能得到数据上的证明,《经济学人》统计了 1000 词英文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平均词条数量,汉语能减少 69 个词,毫无疑问地拿了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语言的精练也会增加信息出错的概率,也就是说表达同样的意思,尽管汉语需要更少的字词,但同样的,这些汉语字词也能对应更多的含义。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段子来说「意思意思」,如果你试图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恐怕还是要花不少功夫的。因此,我们知道汉语是一门容错性较低的语言,所以沟通更加会跑偏。

认知差

信息在沟通中是怎样的传递过程?信息首先在说话人头脑里形成,通过认知转化为语言,然后通过语句传达到接受人。接受人需要接受语句,再通过认知将上下语句翻译成语意,这些语意最后通过头脑整合成信息。

那么就这一整条信息传递链,我们能发现认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中间角色。好比是包裹的包装,如果双方的认知并不一致,那么接受人就会出现拆不开包装的情况,所以信息一定会被误解。

现实生活工作中,为什么我们能遇见「鸡同鸭讲」的现象,为什么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成绩有好有差?认知就是关键因素。既然如此,如果说话人和接受人的认知存在巨大的差距,误解能少得了吗?

你肯定玩过前后排传话的游戏,排在末位的答案总是引起哄堂大笑,你大概能明白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差

所谓信息差,就是说话人掌握的相关信息,远比接受人接受的信息要大得多。
举个例子,比如女友发来照片,问这件大衣好不好看?直男癌可能会如实回答,他的回答只有两种结果,让女友满意地付款,让女友不满地退掉。
直男癌接受的信息是,我要评价这件衣服好不好看。他可能会基于自己的审美观,基于自己现有的信息,可能不知道女友问的是这件大衣是不是适合她。但他肯定不知道的是,这件衣服是她挑了多少件才找到的,是她试穿了多少大衣之后才定下来的,是不是店员介绍的她喜欢的品牌的最新款,也许还是她闺蜜强力推荐的。
怎么样,是不是有巨大的信息差?
再举个例子,领导问你某个项目的结果。他可能只得到了「完成了」、「在进行中」的答案。如果你是汇报人,如果你没有刻意地告诉他,如果不是他的确有兴趣了解整个项目,那么这位领导肯定不知道你在项目中遇到了哪些挫折,遇到了哪些事先没有预计的情况,遇到了哪些外来的帮助等等。如果他并不知道这些背景,那么他在评价你的业绩表现,或者在汇报给他的上司时,误解就会发生。

假设前提

什么是假设前提?就是我们在沟通中,无论是说话人还是接受人都有一个前提,所有的对话都是基于这个前提展开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走进珠宝店,店员马上会迎上来问「需要看点什么?耳环、吊坠还是手镯?」他的假设前提是我们要买他的珠宝。

再比如八百年没有联系的亲戚朋友突然来访,你的假设前提可能会是「他是来找我借钱的吧」。

如果我们只是觉得这家店的珠宝设计精巧,如果这位亲戚朋友只是熟络一下生疏的感情,我们还能好好聊下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尽可能地避免误解

先举个耳熟能详的例子,妈妈在做饭的时候让小明去买酱油,我们来看看误解是怎样产生的。

删除冗余信息

假设妈妈对小明说「给我去买酱油,别买醋,我们的醋够了」。
小明出门后,路上遇到小强。小强对小明喊「农药四缺一」,小明愉快地厮杀几盘后来到便利店,却想不起妈妈要让买什么了,只是依稀记得醋,于是买了醋回家。

我们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错在小明,因为他贪玩误事。但既然结果不如意,证明这个沟通是存在问题的。问题在哪呢?妈妈的表达不简练!
妈妈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她是信息的源头,但她并没有把这个信息准确地告诉小明,而是强调不要买醋。醋在这里就是冗余信息,只会起到干扰作用。只要说明清楚妈妈想要的东西即可,无需添加无关的信息,比如这里完全可以不必提醋。

清晰地表达

是不是只要删除无关信息就能确保小明买到酱油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妈妈没有告诉小明她需要多少酱油,什么时候需要,需要什么样的酱油。
很有可能小明只买了一瓶,但实际上妈妈需要两瓶;小明买的是普通酱油,可能妈妈需要的是低盐酱油。所以妈妈应该明白无误地告诉小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买什么、买多少,另外一个技巧是避免代词的使用,比如不要说那家店,而是 XX 便利店。

能回看的方式

能回看也是一种能很好避免误解的方式,因为语言是稍纵即逝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妈妈给小明一张便条或者留言,那么小明就不容易出差错。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部分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喜欢能回看的方式,但如果可以的话,有意识地用这种方式能大大提高沟通的成功率,仅仅牺牲了一点便捷性。

给备选方案

因为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未能充分考虑到风险的存在,并且我们总是习惯于正向思维,所以当意外出现的时候 ( 不想来的偏偏会来),结果就会与我们预想的千差万别。
假设妈妈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小明要去哪里买酱油,买什么样的酱油,买多少酱油,但也有可能便利店今天休息,或者酱油卖完了。小明会怎么办呢?要么换一家便利店、要么空手回家、要么买替代品。但无论怎么样,这都在妈妈的意料之外。所以如果妈妈事先告诉小明如果没有卖怎么办的话,事情的进展就更容易掌控了,误解也就能够避免。

解释原因

你可能会说,妈妈做了上述这么多准备,应该没啥差错了吧。但还不够,因为妈妈没有解释买酱油的原因。

打个比方,妈妈可能因为酱油不多了,让小明去买酱油。小明到了便利店,刚好今天有促销活动,酱油买三送一,或者是买指定商品送酱油。小明觉得机会难得,买了一些妈妈并不需要的东西,那这是不是一种误解呢?

再比如生活工作中,我们向对方咨询哪款产品更合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的时候,尽管我们明明白白地告知了要求,但对方仍然会误解并给出不符合你期望的答案,因为他们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买某件产品,也不知道你为什么寻求解决方案,所以尽量解释原因是避免信息差带来误解的有效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简单单的买酱油就可能引起如此多的误解,可见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更复杂的场景下产生误解更是轻而易举。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对误解和沟通有不同的认识,能够避免误解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