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问题,一二线城市的佛具店生意慢慢火爆起来了,各种社交软件上开始盛传着关于信佛方面的好处的视频和文字。而老牌寺庙的香火更比以前旺盛,朋友圈自称佛系青年的人更多了,各种旅游景点完全跟佛扯不上一点关系的,都要弄上一座观音或者其他的佛像,旁边总有三五几个和尚般模样的人笑脸相迎天下客,请君入座后,总要说出一些推销方面的台词。根据唯物主义思想的说法,存在就是合理,所以,上述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从信佛的人身上搞钱,似乎是一本万利。问题来了:有些人信佛“上瘾”,是心虚还是在逃避责任,抑或者想浑噩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和我国的文化颇有渊源,而且在一些朝代甚至得到很好地推广,从各种佛寺的修建可以看出,5000年的文化,确实在“佛”身上花去了不少的银子进行装饰,不过,这也很好理解,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总得有个佛的存在才能让人进行参败。不过,在佛教大正藏经集部《佛说骂意经》中佛云:"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后来,这句话也被浓缩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说佛法本身还是比较厚道的,宣扬的还是一种正能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商业化气息将佛理熏陶得铜臭味十足。

如果要控制一个人的钱包,就得先控制一个人的思想。不管是任何销售行业,只要能达成控制人的思想和观念,何愁搞不到钱财?这样一来,很多变了味的僧人便披上了佛的外衣,大肆歪曲佛法,从而让信徒们心甘情愿“破财免灾”,慷慨为信仰买单,上万元的佛珠,还有各种佛具早就司空见惯。某些旅游景点更是打着佛字之名,行哄骗之实。这不得不让人思考,对于信仰,我们真的只有将钱讲给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听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说信佛之人上瘾,应该很多人会赞同,有网友反映说“有个亲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信了佛,但是他信佛以后总是去寺庙,工作也放弃了,家人知道后就把他接回家,从此以后他就不和人接触也不出去,只是每天对供奉的佛像磕头,现在家人如果做了他忌讳的事情他就立马说出各种佛理进行教育,也不分男女老少都特别严厉,精神也很不好,每天不苟言笑,而且看上去就是一具行尸走肉。上有老,下有小,全都等他养家糊口,但他似乎只管自己脱离苦海,不管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实际上还远远不只一个,比如说终南山的一些佛系青年,我不信他们个个都是土豪,家人们没有他们的照顾,依然过得很幸福。或许,在不少旁人看来,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逃避家庭责任,心虚了,而且想浑噩度日,了却一生。

事实上,佛教教义一开始并不为人接受,佛教是不允许女人修佛的,因为他们认为女子没有资格修佛。所以,佛都是光头男人。不知道后来怎么回事,为了将众生都变成信徒,慢慢地出现了尼姑等角色,佛理也变得艰深晦涩,“将现实定义为苦恶的世界,认为诸恶烦恼缠身,只有跳出这样的苦海,才能摆脱。所谓学佛修行,就是让所谓万恶烦恼转化为菩提而修成果。”要知道,这样一种的观念是消极、沉沦、灰暗、悲观的世界观。这也是佛教不重视现实世界的根源,“不问苍天问鬼神”,如此想法当然很不合适,容易让人产生厌世的情绪,不哭不笑不闹的人生,真的成为了一具“活菩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人生就该激起美丽的浪花,信佛没有错,如果上瘾不能自拔就肯定有失偏颇了,而佛教对于出家人的门槛也比较严格,只有斩断和世间一切纠缠的人才能被剃度。纵观欧美国家的信徒,他们尽管信奉基督教,但区别国内的佛教,他们的信仰比较纯粹,撇弃了很多商业化模式,同时很好地平衡信仰和“上瘾”之间的关系,有些大师如季羡林就直言佛教非常可笑,这一点,笔者也认为不能将佛教教义一棍子打死,因为佛理中还是有些东西可以学的,比如劝人从善,宣扬爱国的理论。但任何信仰都不能过了头,否则就是一种精神鸦片,信佛之人学学半糖主义就好,与其到处求神拜佛,破财消灾,倒不如将家里两尊大佛供奉好,那就是爹和娘。

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