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史上忠君爱国的臣子们,不乏“比干、岳飞、袁崇焕、于谦”等人。他们不仅是为后人所称道的英雄,还一度被害身亡,令无数人为之叹惋。在这些人中,最为可怜的一位,当属于大明王朝的于谦了,他的“粉骨碎身全不怕”一度被后世所歌颂,那么他的惨死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史籍之中,原本是于杭州长大的他,其性格却不像是一个南方的士子。在永乐年间,他高中进士,因为性格的耿直,在京城的兵部没呆多久,之后便当上了巡抚,管理着河南和山西的政务民生。话说,当年瓦剌大军突然侵犯我大明。在王振的鼓动之下,当时的明英宗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特地赶赴前线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古史之上极其少有的一幕发生了。整场战役下来,不仅王振死了,而且皇帝也被瓦剌人给掳走,这就是知名度和影响力极高的土木堡之变。曾一度有学者和读者,认定此战的屈辱不亚于大宋时期的靖康之耻,实为屈辱。

自此次战争的失败,皇帝一度被俘虏,大臣们都曾提及跑到南京躲避一番。就在这个时候,大臣于谦突然挺身而出,并且极度反对这种“投降主义”的做法。于谦扶持了朱祁钰做了大明的皇帝,而且一度陪同着皇帝坐镇着皇城,面对着强大的瓦剌军,他们似乎坚持到了最后胜利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位忠贞不渝的臣子,本应该获得较好的奖赏,但却因朱祁钰病重,英宗在几位大臣的帮助下回到了皇帝的位置。此时的英宗,最想做的事,便是网罗于谦的罪状,想办法将其杀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于谦最终被英宗捏造了谋反的罪名押往刑场,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来目送他最后一程。看到此处,大家有哪些启发和感触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