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于历代帝王的评价,可谓是褒贬相佐。曾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因玄武门之变而被后人所诟病;横扫六国、筑长城修驰道的秦始皇,也因焚书坑儒和徭役百姓,被部分史学家痛斥;要说古史上被评价最惨的,其实既非隋炀帝,也非嬴政、桀纣等君王,那么真正声名狼藉的人究竟会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历来有不少学者为之深究过。就拿商朝最后一个皇帝来说,其实他没有百姓口中那么残忍,但却被牢牢的定在了耻辱柱上。这位帝王,便是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坐上皇位的帝辛。其兄长是因出生时母亲地位不高,而无缘皇帝...

话说,他在位时一度重视农耕,介于农业发展上去了,百姓们才有吃有喝,国家才得以强盛。除此之外,他还一度重用那些有才能的人,这样的话朝中大臣才不会完全被贵族所控制。较为可惜的是,其选拔出来的人才,没有一个是与其想法相匹配的,君臣矛盾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帝辛还特别重视征战,对于那些不听话的东方蛮夷,他一度采用了强制征讨的策略,最终扩大了商朝的疆域,将商的文化一度发扬光大。但其做法过于激进,商朝军队一度陷入了疲惫不堪的境地,国库还为之空虚,商朝实际情况无法跟得上帝辛的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帝辛心中的帝国还未建成,其敌人就开始成长了。其一度的南征北战,使得很多附属国哀声载道,百姓们也因战事频繁而怨声四起。更为特殊的是,帝辛一度忽略掉了极多重要问题,而周边的国家去牢牢掌控了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较为有意思的是,在各叛国中,居然出现了亲哥哥的势力。他的理想和过度专制,早已经使得臣子百姓心境与其偏离,再加上周边国家附属国叛心渐起,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商朝的覆灭。我们不禁感叹,本是一个初心较好的帝王,却被后世以“残暴、沉浸女色”而被批判和否定。对此,大家有哪些收获和思考呢?请评论于文章下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