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比较严重的,实际上在明末传教士和儒士的争执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传教士也曾多次出大力尝试解决。事实是在你是用“上帝”这个词的时候,就已入彀。

明末时候,耶稣会传教士在入华之初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将教义、经典以中文形式展现。佛教传入之后,佛经传入时也曾面临这个问题,不过在多代外来僧侣和中国僧侣的努力下很好的解决了。耶稣会传教士面临的第一个难译之词就是Deus怎么翻译?翻译之中遇到抽象名词,无非音译、意译。意译又分创造新词和借用、化用旧词。

入华传教士的第一本汉文著作,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的《天主圣教实录》中,非常耿直的以一个新造意译词“天主”行文。与罗明坚同时的传教士中有个后世格外出名的叫做利玛窦的。罗明坚、利玛窦都是早期耶稣会传教士中精通汉学的人士,但是从手段上来说,恐怕利玛窦更胜一筹。

因为在稍后再次刊行《天主圣教实录》中,利玛窦针对“天主”这一意译新造词进行了新的阐释:

吾国“天主”即华言“上帝”……吾天主乃古经书(案,指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典籍)所称“上帝”也,《中庸》引孔子语:“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礼》云:“五者备当,上帝其飨”,又云:“天子亲耕,粢盛,柜鬯,以事上帝”,《汤誓》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历观古书,而知上帝与天主,特异议名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玛窦像

利玛窦试图将四书五经之中已有的“上帝”一词偷换为天主教所尊奉的神祇。这样做的意义是重大的,其可以将中国古代的经典和天主教某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比之一个新造词“天主”,无疑是更加有利于传教。

从利玛窦及诸后来传教士的成果上讲,估计这一种借用名词偷换概念的方法所获得的巨大成功让他们“过于自信”了,以至于后来发展出一套完整而荒谬的解释天主教与中国关系的理论。

这套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著名的“康熙历狱”事件中杨光先和耶稣会传教士、中国天主教信徒直接的争论一窥。

在科学史叙事中,杨光先一般被认为是守旧势力对新传入的“先进的西方天文学”的反动。实际上杨光先的重点在于反对天主教的传播,诸如其《辟邪论》、《请诛邪教论》等也是针对天主教放矢。但是前面说了,天主教传教士有意识的将天主教和西方天文学混为一谈,搞的杨光先反对的东西也扩大化了。

针对杨光先的质疑,汤若望经与在京传教士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等商量,让汉人天主教徒李祖白执笔,著《天学传概》辩诬。

我曾在一些科普文章中看到有人将此书指为辩白杨光先对西方天文学无端指摘的文章。我恐怕那位作者并不甚了解《天学传概》这本书。

诚然,在中国本土,“天学”可以意指天文学,国内著名天文学史著作《天学真原》即是一例。古代如此用法更加数不胜数。另一个例子就是在明末,崇祯皇帝因传教士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贡献,亲赐御匾一方,上面亲书“钦褒天学”四字。

传教士团体此时已经有决策,定下“携科技以传教”的方针,那么就需要把科技和宗教深刻联系起来,于是他们又一次偷换概念,把天学释为“天主教之学”,把崇祯皇帝对天文学的褒奖偷换为对天主教的褒奖。这本《天学传概》实际就是说基督教在我国的历史!

现在天学传概还可以在网络上检索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原文,很短。此文关于基督教和中国相关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介绍,分别为

  1. 上古时候中国就有基督教

  2. 中世基督教多次传入

  3. 近世(指明清)基督教随耶稣会传入并大兴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上古时候中国就有基督教2333333333333333

为什么这样说呢?李祖白在书里说:

然则天学之传及中土,其时亦可得而稽乎?曰,有斯人,即有斯教,中土人与教同时并得也。何以言之?方开辟时,初人子孙聚处如德亚(案,即今译犹太国),此外东西南北,并无人居。当是时,事一主,奉一教,分歧邪说无自而生。其后生齿日繁,散走遐逖,而大东大西有人之始,其时略同。考之史册,推以历年,在中国为伏羲氏,即非伏羲,亦必先伏羲不远,为中国有人之始矣。
唯此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自西徂东,天学固其所怀来也。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之世。延至唐虞,下迄三代,君臣告戒于朝,圣贤垂训于后,往往呼天称帝,以相警励。夫有所受之也,岂偶然哉?

李祖白是土生土长的汉人,但是他认为,中国先祖伏羲氏是上帝所创后迁徙来中国的西人后裔,同时天主教便即传入。而后三皇五帝夏商周全民笃信天主教。直至后来,中国信奉天主教的证据毁于秦火。

其论证思路源自利玛窦,从四书五经之中寻章摘句,以求苟合而已。

但是不得不说,受过传统教育的汉人搞寻章摘句功底不浅。他找出如《尚书》中“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等等;《诗经》中“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等;《论语》中“丘之祷久矣”;《中庸》中“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就此,早期的天主教徒得出,中国的教化,没有先于天主教的。

审是,则中国之教,无先天学者。惜乎三代而还,世风日下,民生苦于战争,士习坏于功利。吕秦代周,任法律,弃诗书,从前载籍,尽遭烈焰,而天学不复睹其详矣。

中世之基督教,其言则是汉代耶稣门徒圣莫多默曾受命来中国传教,中史不见此事。唐代及大秦景教东来,倒是有碑有记。近世则是耶稣会之东来。以此论之,好歹上古、汉唐、近代(指明清)基督教和中国都扯上了关系,算是以基督徒的方式回答了题主的问题。

这类观点在当时的基督徒中并不少见,虽然以龙华民为首的教会人士认为不应该取用中国词汇翻译宗教概念,而是应该取音译。但是出于各种考虑,教会更加认可这种曲意逢迎的翻译方式(一句题外话,天主教在日本传教时候曾尝试将天主翻译为佛教词汇“大日”)。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主张采用音译的传教士里面,曲解四书五经来迎合圣经的人也是不少的,比如西班牙传教士利安当解读《论语》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说

所云“获罪于天”者,谓得罪于天主也,岂祷于奥灶所能免其罪哉?然孔子斯言,非绝人以祷之之辞,正欲人知专有所祷也。观他日弟子请祷,但曰:“丘祷之久矣”,宁云:“己德行无丑,而不必祷”,正谓朝夕祈求天主而赦我往愆也。

干脆把孔子也说成基督徒。整天祷告求得赦免。

此一言论出现之后,耶稣会和杨光先为首的反感天主教的本土势力的矛盾趋于白热化。杨光先对基督徒说中国人种乃至全世界所有人种来自基督教创世神;伏羲氏、孔子等人信奉天主教;中国的经典微言天主教等观点十分愤怒。直斥《天学传概》为妖书。

(李)祖白此说则天下万国君臣百姓 , 尽是邪教之子孙?祖白之胆信可包天矣。
谓我伏羲是天主教之子孙 , 岂非卖君作子 , 以父事邪教,祖白之头可斩也。
伏羲是如德亚之苗裔 , 则五帝三王以至今日之圣君圣师圣臣皆令其认邪教作祖,置盘古三皇亲祖宗于何地?即寸斩祖白,岂足以尽其无君无父之罪。
以中夏之人而认西洋之邪教作祖,真杂种也 , 上天何故而生此人妖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光先像

平心而论,耶稣会所说“历史”无所根据,措辞放肆无稽,而杨光先的反驳怒膺于胸,说理不足,也就勉强高于街头对骂水平,完全成了闹剧。

后来的故事很多科普书有提及,康熙三年八月初六日,礼部会同吏部审讯汤若望,前后扯皮近一年时间,方才结案。

刑部判决:汤若望、李祖白、利类思、安文思、南怀仁、徐乾、潘晋孝共谋立邪教,又编造新书,蛊惑众人属实。李祖白被判凌迟,后减刑为绞刑,与儿子李实等五人一同被处死。《天学传概》收缴销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