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破坏式创新》读完了。书中的观点振聋发聩,将创新精神提高到公司文化的最高层面上——不创新,毋宁死。如何将创新进行下去,作者从颠覆性产品、改组运营和流程、创造生动体验、客户群体的再定义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很好,但是阅读体验让人很想吐槽。作者在书中毫无节制的实用底特律这个城市创新崛起的案例,让一个不了解底特律历史的中国读者分分钟出戏。书中大概有30多处列举了底特律的案例,让人读的想吐。

放下书,想起最早跟着导师一起去项目方调研时,他常问的一句话:“你认为一个企业业绩提升30%容易?还是增长200%容易?”

大部分人都会回答:30%。

他却说:“实际上增长200%远远比提升30%更容易。因为你在定下一年提升30%的目标时,你和你的团队想的是如何通过内部潜能的挖掘。而在今天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提升30% 比上天还难。

当你定下一年提升200%的目标时,心里就会清楚,靠自己团队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这个时候,你就会放眼于外部,如何借助新的团队、新的业务、新的模式。思路一打开,你可以和10个团队合作、10个项目合作、整合10套模式,实现200%的增长就轻轻松松了。

再对照《破坏式创新》可谓是一语道破,书中说,要勇于放下过去的成功,因为你通过创新创造的成功远比过去的价值大10倍以上。

美国的森林大火过后,上百顷的密林被烧成灰烬。可是几个月后,地上就会冒出红树的嫩苗,如果没有这场大火,那些红树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长成大树。可是正因为有了这场大火,那些红树苗才有机会享受到阳光雨露,成为大树。

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说要放一把火把公司烧掉。而是说明在空地上培育新物种,比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可行性更强,同样在新公司做创新比在机制完整的老公司创新效率更高。

周导的【逆向盈利】有一句备注:赚钱增速1000倍的新方法。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不理解,能增长20% 已经很难了,如何增长 1000 倍?

在课程中,周导会有诠释:每年增长10倍,三年一共增长1000 倍,呈幂次增长。

那么如何保持每年增长10倍,需要的就是体外创新,而不是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做提升,让团队一天工作8小时变成工作10小时,让一个客户消费1000元变成消费1万元。你会发现根本不可能,内部提升始终是有天花板的。

每年10倍速增长一定是通过体外创新,和10支新团队合作、和10个新渠道合作、开发10个新业务、找到10个新的盈利增长点。那么这么多新团队、新渠道、新业务放在一个公司吗?不行,新老文化会相斥的。也同样是在新的公司、新的空间中构建。

而且每年要增长10倍,这就需要拥有持续创新精神。因为破坏式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动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