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来大致总结一下解放军那些年所使用过的步枪,其他的轻机重机暂且不说。在建国初期,就四大野战军主力部队来说,他们所使用的步枪主要以日式和美式步枪为主,可能四野会有部分的苏式步枪,但数量应该不会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推小日本三八大盖,虽然到后期可能部分部队撤装。但仍有必要说一下这款枪,这枪是一在我看来思想上及为矛盾的枪,这枪在小日本手里那是助纣为虐,在中国人手里伸张正义。驱逐了小日本又为解放战争,出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八大盖,全名,三八式步枪,脱胎于毛瑟,因明治三十八年定型,所以为三八式步枪,大盖是因为枪机上的防尘盖。口径6.5毫米,枪长1275毫米加上刺刀更长,让小日本白刃战更加有优势。初速比较高,所以一般为贯穿伤,停滞作用差的基本没有,除非在穿过两人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正式,中正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和三八大盖一个家,中正式为德国原版图纸,最早在巩县兵工厂制造,用以取代汉阳造,又称二四式,口径7.92毫米,枪长1110毫米,跟三八大盖比略占下风。威力上来说近战比小日本的威力大的多,弥补了精准度上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m3黄油枪,司登式,解放战争中美国的军援,各种存货的抖露,让战场上成了万国造的表演场。m3口径11.43毫米,射速450米有效射程200米,是比较管用的压制性武器。司登口径9毫米,射速550米有效射程200米,与m3一样同属于概略压制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大致说完了开国大典中的万国造,在朝鲜战争中,我国向苏联购买了三十多个师的装备,这些苏联倒爷也不是很地道,给的都是老枪库存货。主要是莫辛纳干步枪,也就是张桃方使用的那种。这枪就暂且不说,放到后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后,我军后勤正规化建设走上了新的道路,因为在朝鲜战争中那愁人的五花八门的口径,让无数的后勤人员怀疑人生。开始了枪族化发展,把三八大盖等等一系列的美系日系逐渐退役给了二线部队或者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时候53式便应运而生,53式步骑枪是解放军第一把制式步枪,口径的统一也是军队正规化的一种体现。53式是莫辛纳干的中国版本,口径7.62,有效射程400米。从五三式以后解放军的步枪发展逐渐开始向引进仿制自主研发这条路上靠拢,虽然自主研发开始的比较晚,但前期的引进仿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三式后催生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是苏联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五六式十发的弹仓容量,又带来了六三式,因为加工上的不严谨,虽然后来撤装,但毕竟是自主研制迈出的第一步。边境战争的爆发,弥补火力上的不足又带来了八一式自动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小口径之风又催生出了九五式自动步枪,当然九五式的爸爸八七式步枪也不能忘了。虽然没有列装部队。九五的一些局限性,和特殊兵种部队的需要又派生出了03式自动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