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笔者认为,明年将会出现较多地方债违约,但整体可控,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明年地方债到期量大。2012、2013,2018和2019年是债务相对集中到期的时间段,纵观前三年,与其它年份相比,均有明显增多趋势。

2. 银行新增表内融资困难。因受财金23号文影响较大,银行将无法对地方的平台公司提供充足额度授信,这直接影响了财政支持的渠道和融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化解系统性风险、解决预算软约束问题依然是首要目的。随着强监管、问责机制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地方发债和违约将整体向好发展,不再兜底但不意味着会坐视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