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系的范围其实不是扁的,而是一个球体,所以探测器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飞出太阳系,所要的飞行距离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由于各大行星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夹角很小,行星看起来就像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绕行太阳,所以太阳系经常会被误认为是扁平的。但太阳的引力作用不只是在各大行星的轨道平面上,而是会作用于以太阳为中心的球形区域,各个方向都是均匀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只取决于质量和距离,与方向无关。因此,从垂直于行星公转轨道平面的方向飞出太阳系并不会缩短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共面的原因,这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有关。最初的太阳系是一团星云,后来中心发生引力坍缩,使得星云逐渐扁平化,最终在原行星盘上形成了行星。

按照希尔球的范围来计算,在距离太阳1至3光年的范围内,其中的天体运动均是受到太阳引力的控制,这个球形范围就是广义的太阳系。正因如此,球壳状的奥尔特云包围着整个太阳系,那里分布着大量早期太阳系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如果从垂直于行星公转轨道平面的方向飞出太阳系,探测器需要大量的能量,人类或许很难做到。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速度每秒可达30公里。如果沿着地球轨道平面发射探测器,就能利用地球的轨道速度,从而大大降低飞出太阳系所需的能量。

通过理论计算可知,从地球轨道飞出太阳系的逃逸速度为42公里/秒,但利用地球轨道速度之后,逃逸速度将会降为16.7公里/秒(因为需要考虑到地球引力作用)。另外,沿着地球轨道平面飞行还能飞到太阳系的巨行星附近,可以对它们进行探测,并顺便利用它们的强大引力来为探测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