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岁练功,至今已习武40多年,主练大刀和石砘……”一个冬日上午,在天津市北辰区瑞贤花园小区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记者见到了回族重刀武术第六代传人曹仕杰。
曹仕杰
与想象中的武术高手不同,曹仕杰有些微微发福,看起来很文气。小屋里放满了各种大刀、石砘、抱石、石锁。曹仕杰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共有三处训练场所,瑞贤花园是其中一处,这间小屋是存放器械和徒弟们休息的地方。
重刀是大刀的原称,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回族重刀武术在表演形式上,吸收了“弓、刀、石、马步、箭”等技艺,“刀舞动如风,刀落寂无声,提刀千斤立,舞刀鸿毛轻”是其亮点和特色。
曹氏一门重刀情
说起曹氏重刀武术,最令曹仕杰崇敬的,是他的太爷曹金藻。曹金藻1879年生于天津,二十几岁时就已是享誉津门的武林高手。他武功高强,为人仗义,与霍元甲并称“回汉双侠”,曾在津门开办了“市隐国术社”,广招弟子,传授武术、刀法等技能。
曹金藻之子曹克明继承父业,在本门刀、抱石、拳铲等功夫基础上自创“曹门刀式”,1978年,组建了天津市第一家回族武馆“回族大刀花样举重队”。
1991年11月,曹仕杰依靠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力压群雄,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奖。“这一年,我父亲郑重地把重刀武术的教鞭交给了我,并对我说,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曹仕杰回忆说。
曾经抱着刀把失声痛哭
曹家祖训规定,招收徒弟不准收费。只要是来学刀的,从服装到器械,曹仕杰都免费提供。“当时,我手里有四间店铺,每月有近万元的进项,足以支撑这一切。”曹仕杰颇为自豪地说,“那时我在西北角教徒,场地就在马路边上,每次训练都围拢好多人,有时还有交警维护现场秩序,成为‘津门一景’,很多老天津人至今都记得这个‘耍刀’的地方。”
2006年,回族重刀武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曹仕杰很激动。“徒弟不少,观众也多。”可是,就在那一年,曹仕杰的住所和四个店铺被拆迁。由于没有合适的器械存放场所,曹仕杰的那些“宝贝”几次被盗。有一次,一把105公斤重的大刀和十几个石锁、石砘被人盗走。
曹仕杰几乎把天津的废品收购站跑遍了,最后在郊区的一个废品收购站找到了大刀的刀把儿,抱着刀把儿,他失声痛哭。
最终,一个徒弟都没有留下
拆迁后,原本热闹的训练场地渐渐冷清,徒弟们也陆续离开了。2006年至2012年,七年间招了三拨徒弟,少则几个月,长则一年,最终一个徒弟也没留下。
“重刀武术在我爷爷和父亲手里曾经辉煌无比,难道就这么完了?”这七年间,曹仕杰经常这样问自己。晚上睡觉时,他满脑子都是大刀、石锁和抱石。“我女儿和我的一位小师弟不停地开导我,鼓励我。”
就在曹仕杰为重刀武术的未来发愁时,市里、区里和有关部门向他伸出了援手,这让曹仕杰重拾收徒信心。“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国家、市里和区里都给我补助,还给找了训练场地。”
物质条件改善了,曹仕杰的心气也高了,2013年,他招收了十几个徒弟。按照曹家祖训,要练够3年基本功,才能摸重刀。
“基本功主要是举石砘子,80斤起步,辛苦且枯燥。”曹仕杰顿了顿说,“我也琢磨过,很多徒弟没能坚持下来,这是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徒弟们的学刀兴趣,曹仕杰降低了门槛。石砘子由80斤变成40斤,3年基本功变成2年,这样一来,入门快了,孩子们的兴趣也提高了。“虽然重量减轻了,但刀样没变,招式没缩水,动作没走形。”曹仕杰说。
为了尽可能留住这些徒弟,曹仕杰还自掏腰包每周给孩子们加两次营养餐,都是牛肉和羊肉。“重刀吃劲,牛羊肉补身子,长力气。”曹仕杰说。
收获和希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多的刻苦练习,曹仕杰带领着这拨徒弟取得了2014年天津市民族运动会金牌,2015年又拿下全国民族运动会金牌。“有了这些奖牌激励,孩子们训练的劲头更足了。”曹仕杰开心地说。
“我现在已经有二十多个徒弟了,‘兵强马壮’。以前我都是做9人左右的重刀表演造型,我现在琢磨着做20个人左右的新造型。”曹仕杰豪气地说,“现在手里有钱有人了,也敢想敢做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兵器库”里除了一百多斤的重刀外,还有一些很薄的大刀。曹仕杰顺手抄起一把递了过来,本以为会很重,拿到手里却轻得很。
“这是我给小学生特制的,刀柄是木制的,十几斤重,便于他们练习。”曹仕杰笑着解释说,“今年9月,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我开始给红桥区佳春里小学的学生们教授重刀,每周一次,发现了不少好苗子。”
“现在,国家和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这让我很兴奋。我对曹氏重刀武术的传承还有很多想法,相信它的明天会更好。”在前几天刚刚过完51岁生日的曹仕杰无限憧憬地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润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