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狙击电话亭》是乔·舒马赫2002年作品。虽然执导是好莱坞大导演,但我觉得这是一部低成本犯罪片,所需场景无非演员和电话亭而已,但是这种电影也是很考验演员演技的,想想看,场景没有什么突破点,如果演员演技不堪,恐怕再好的剧本也要石沉海底了。还好,这部电影的主演法瑞尔演技爆发,成全了剧本。就像韩国电影《恐怖直播》一样,这是一部 发生在封闭空间的场景电影,在这个封闭空间里,上演着人性、冲突、心理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对战,以此来展示有关人性的东西,触发人们敏感的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角曾经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饰演反派,所以一看见他我就想起他那听着贝多芬古典乐杀人的阴森形象,这一度影响了我的观影,一开始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人。但是,仔细来看,这个演员的颜值还算可以,而且他在这里只是一个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斡旋以求生存的公关员,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人,无非认识的大牛多一点,个人感觉飘一点,作出的成绩卓著一点,现代人,谁还没有点小傲娇呢?他有个秘密情人,每天会在纽约的同一个电话亭给她打电话,打电话前会记得摘下自己的婚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电影广泛被吐槽的点在于,大家认为这又是一个自以为是上帝的人代表上帝惩戒所谓的“坏人”,而这个“上帝”,又比其他人好多少呢?我认为关于上帝视角的最佳影片应该是《七宗罪》,环环相扣的情节一步一步深挖人性,最终挖掘到自己。我们回到《狙击电话亭》,我看到的很多影评人评论这部剧不值一看,他们觉得剧情漏洞太大,男主只是一个有小错的普通人,而且这位“上帝”明显只是泄愤,既然你痛恨他的撒谎,那么你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呢?大家觉得剧情没有升华,“上帝”怎么不去死?是只敢挖掘别人,不敢挖掘自己,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电影经典之所以被称颂,在于它将细节做到了极致,比如冲突的处理,比如环形闭合的逻辑,但是,我们也要允许不完美,因为这些不完美的积累,最终衬托和催生了完美。说的有点深了,希望你可以理解~

故事的主线就是电话亭的对话,神秘人似乎掌握了男主斯图所有的小秘密,他那些隐藏于内心的小私心,比如骄傲,比如出轨,比如对贫穷的不屑,不只是他,也是这个社会上的多数人。神秘人用杀人制造了最繁华的街头的暴动,吸引了警察、电台等这个国家中最重要的机构的关注,并一步步诱使斯图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思想出轨,讲出伪装下的真实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充满伪装的世界,在众人袒露真实的自己,无异于赤裸身体。斯图高超的演技,在封闭的电话亭里转换着恐惧、希望与小心机,你可以通过电影感受到他高度紧张的神经,完全忽略进度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讽刺的是,斯图最终在警方的帮助下获救,是因为他通过电话帮助警方确认了神秘人的位置,他在众人面前承认虚伪的自己,可是并没有停止欺骗,适当的欺骗仍旧是生存的本能,没有谎言的世界也不见得好多少。导演留下思考性的结尾:神秘人并非是一开始被斯图臭骂一顿的送餐员,而是另有其人,既然神秘人可以发现斯图的第一次报警,为何发现不了第二次?是斯图的做法让他醒悟了什么?还是另有原因?又或许,这就是电影的漏洞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烈希望更多的人接触到这部片子,尤其是那些习惯脾气暴躁,对陌生人恶语相加的人。我倒不觉得这个神秘人有多难以捉摸,可能他只是被别人一句话刺痛了敏感的神经,借机开展小报复罢了,就像“学生20年后狂打老师耳光”,你以为恶小就不是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