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快到十二月底的时我们总是会做今年的总结和明年的计划,准备在一月开始大干一场,却发现列的清单跟去年的都是大差不差,甚至还有前两年制定的目标,有种今年好像什么都没干成的感觉,想想都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一套,做一套)

我们制定的计划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未来的我们,而微博、抖音和游戏,才能满足当下的我们。为什么明明知道按照我们定制的目标去做对我们有好处,但是偏偏不那样做呢?

那些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偏等到最后一分钟再去着手,然后紧张得惊慌失措,导出做的很马虎,后面需要花大量时间返工,甚至有可能直接就崩溃了什么都不做了。而这种拖延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沮丧,带有很强烈的负罪感,再做后面计划的时候通常会想到之前没做的目标,慢慢地开始逐步崩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的底线能比他想到的底线还底)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约翰.佩里(John Perry)教授提出一个“结构化拖延法”,义正言辞地告诉你拖延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位拖延者都会把必须做的事情往后拖,但不等于什么都不做,他们会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看看文章、整理一下东西,因为做了这些事,就可不去做那些重要的必须做的事了。结构化拖延法它就是利用上述心理,让自已做更多有用的事儿,通过其他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

首先把必须要完成的事物全部整理出来,然后把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排在前头,选择一另一些值得做的事位列在后面,做成优先级的清单,于是完成后面的任务就成了避免去做清单上最靠前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以可做更多有用的事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自律,越自由)

按照这个方法既不会耽误过多的事情,也减少了焦虑,而且还不断收获成就感,更有信心去开始下一目标,到最后你会发现人生真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