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生意人普遍发出“买卖不好做了”的感慨。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线下商户开始变着法子取悦消费者。在店内安置共享充电宝等时尚便捷设施就是一个很好的加分项,然而贸然引入存在隐患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却有可能适得其反。近期,来电共享充电宝公司被消费日报、北京商报等媒体爆料,相关报道称来电的产品存在侵权苹果和扣费猫腻问题。不仅如此,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称来电的押金数个月都无法退出。如果商户内放置了这样一台共享充电设备,可要万分小心了。

安置共享充电宝需谨慎,避免成为“冤大头”

以近期屡屡被媒体报道的来电共享充电宝为例,据媒体报道来电共享充电宝存在若干隐患:如归还设备后依然显示“租赁中”从而产生额外费用;押金充值后自动变成余额,且存在提现难等现象;为iPhone充电的设备采用盗版插头,无苹果官方MFi认证。用户采用这样的产品充电,一旦造成手机损坏苹果公司有权拒绝保修。不止如此,来电的在线客服和电话客服频频失联,很多网友还在微博晒图,称来电客服为“不存在的客服”。

众所周知,很多线下生意都是走小本经营路线,其口碑至关重要。如果因为存在隐患的共享充电宝引发不必要的信任危机和现场投诉,那可谓是因小失大。对此,专家提醒线下商户,选择共享充电宝入驻时不要盲目照单全收,一定要注意产品口碑及合规性。

北京商报:来电存在猫腻行为,押金自动转余额

自ofo小黄车被曝无法偿还押金后,大量消费者前往小黄车总部互联网金融中心排队讨要说法,此举也误伤了小黄车的“邻居公司”,密集的排队人流使得前来面试和上班的白领们倍感不便。同理,对于线下商户来说,如果自家摆放的共享充电宝品牌突然“暴雷”,投诉无门的消费者很有可能选择在自己租赁设备的商户内“就近维权”。可想而知,乌泱泱的消费者堵在店里,对线下经营会产生怎样恶劣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小黄车的前车之鉴,来电公司却没有引以为戒。12月17日北京商报点评批评了来电共享充电宝的猫腻行为:用户存入100元押金后押金却变成了余额。随着余额的消耗,用户继续租赁时就必须补充资金作为押金。这种“奇葩”的规则让来电用户们叫苦不迭。一些想要退还押金的用户也出现了困扰:有不少网友在微博@来电官微称押金申请退出后几个月仍未收到押金,目前新浪旗下的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已经介入。对此来电没有给出任何让押金到账的解决方案。

诚信经营的商家若是遇上共享充电宝“玩猫腻”,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消费日报:来电等品牌未取得苹果MFI认证,恐有安全隐患

日前,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在使用某些品牌共享充电宝为苹果手机充电时出现了“不支持此配件”的现象。对此消费日报对市面上主流共享充电宝品牌进行了深入采访调查,并邀请司法专家现身说法。据消费日报文章称,来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未取得苹果MFi认证,涉嫌侵权苹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MFi认证是苹果公司对其授权配件厂商生产的外置配件的一种标识使用许可,即Made for iPhone/iPad/iPod的英文缩写。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通过MFi 认证的产品更为安全——产品内部必须采用金属保护壳加固结构,同时配备苹果的MFi芯片与iOS设备内的电源管理芯片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充电方案。据介绍,对于使用不带授权的配件的产品造成苹果产品损坏,苹果官方在检测到意外受损原因后不作任何保修,需要消费者额外付费维修。

此外,没有MFi认证的共享充电宝设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苹果曾经在一次诉讼中提到:盗版的电源产品会对消费者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为与真正的苹果产品不同,它们没有经过行业标准的消费者安全测试,并且构造不良,部件劣质或缺失,设计缺陷,以及电气绝缘不足。这些假冒品在正常使用时有可能过热、着火,并给消费者带来致命的电击。据消费日报介绍,目前市面上仅街电的共享充电设备具备苹果MFi认证。

“吃喝玩乐都离不开手机,而手机又离不开充电宝”,这个简单的逻辑迅速让共享充电宝活跃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成为线下商户的标配。然而共享经济也不是法外之地,相信那些侵权苹果损害用户利益的品牌必然无法走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