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 ,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 河北 省中部、 太行山 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 南屏 翰”之称

保定 市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莲花池坐落在直隶总督府斜对面,很有名。初建于700多年前,为金末元初著名军事将领张柔所建,原名“雪香园”,《临漪亭记略》中说 :其时,“帘户疏越,澄澜荡漾,鱼泳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
后几经兴废,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扩建为行宫。经三次整建重修,园内假山堆叠,古木森森,奇花争艳,山、水、楼、台、亭、榭参差错落,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
以后,乾隆、嘉庆、光绪三朝帝后均曾来此驻跸巡幸,光一个乾隆就光顾了七次。
民国十年重修,并请大总统徐世昌书写了“古莲花池”四字匾额。
园中以临漪亭即水中亭为中心,由君子长生馆、观澜亭、濯锦亭、寒绿亭、藻咏亭、响琴榭等组成十二景,它们皆环池而设,疏密得当,错落有致。
这里也有个镇园之宝,乾隆在园子修葺一新后,把他爷爷康熙的墨宝“龙飞”拿来为园子增色,估计也是劫后余生,留下来真不易啊!
“莲叶托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托着一只大红桃。这一构制新奇而又自然。传说八国联军进 北京 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出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的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慈禧太后回京路过 保定 ,看到“莲叶托桃”恼羞成怒,当即传旨杀了这位老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清末民初, 中国 有一所闻名中外的正规化军校,这就是 保定 陆军军官学校。

1901年11月,袁世凯从 山东 巡抚到 保定 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引进了 德国 和 日本 的先进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教育体制,于1902年5月开办了第一所军事学堂——“北洋行营将弁学堂”。

1903年2月22日,袁世凯上书清政府提出开办陆军学堂的条程,清廷当即准奏。校址选在一座关帝庙的旧址上,花费 白银 22.3万两,建造大小房屋共计573间,名曰“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学堂总办先后由雷震春、冯国璋、段祺瑞等人担任。共培养出毕业生3000多人。

许多 保定 军校生后来在黄埔军校当了教官。当时有“北 保定 南黄埔”之说。

仅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600多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摇篮。其中著名的有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李济深、叶挺、张治中、傅作义、唐生智、顾祝同、陈诚、白崇禧、薛岳等等。

展厅中有傅作义的一副对联,这些人的忧国忧民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 保定 军校全是仿的,旧的东西早就拆的光光的了,都是旧政权、旧军人的旧东西,没必要保存。这不国共关系缓和点了吗,1995年后就建成了仿原军校建筑风格的纪念馆一期工程,后又修复了检阅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保定咋们再来说说狼牙山,狼牙山,神州大地一座举世瞩目、风景秀丽、游客如织的英雄山。五位壮士,托起了一个民族希望和未来。七十多年,英雄的精神,始终在易县大地薪火传承;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提供游客一个流连忘返的旅程。以《情系狼牙山》为主题的大型演出基地项目盛大开启。此项目以本地非遗项目、特色道具(如:牛、鸡等)、全新的节目类型(如:摆字龙灯)、空前的灯光特效、独特的服饰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让游客一天的疲惫身躯从而得到舒展,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情系狼牙山》大型演出,是易县旅游业首家大型夜场演出项目,也是目前唯一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