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冬季,一些老人由于忍受不了严寒,身体上往往会出现一些小症状,比如发烧、感冒、头痛等等。同时,冬季也是一些病症的多发季节,比如关节痛、支气管炎、哮喘、心脑血管病等等。而牵涉到看病,就不得不提到农村的新型医疗保险,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原来的名字叫新农合)。

大家都知道,新农合是国家帮助农民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一项重要医疗保障,2019年度新农合的缴费标准是220元,想必不少农民已经在元旦之前缴纳了这笔费用。可能很多人直到现在还在疑问,为啥新农合要上涨了40元呢?其实很简单,随着政策的深入执行和不断完善,农民报销的比例在提升,报销的范围也在增加,适量的增加个人缴费标准也是为了满足农民更多的医疗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新农合进行报销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费用都在报销范围之内。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使用新农合,就拿下述这4种情况来说吧,按照国家的最新规定,凡是属于这4种情况的农民,均不能使用新农合报销。

第一:在非新农合定点医院就诊

一般来说,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很多医院都是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农民在这些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可以报销的。然而,一些农民对此却并不熟悉,擅自到非新农合的定点医院就医,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新农合是不能报销的。

第二:住院期间的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等等

新农合报销一般也只是报销一部分的医疗费用,比如手术费、医疗费等等。在病人住院期间,看护病人的家属的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等等也是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的。所以,这些费用只能农民自己来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非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

按照国家规定,整容、镶牙、佩戴助听器以及一些康复治疗的手段也不在新农合的报销范围之内。别看都是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但因疾病而产生的医疗费能报销,而因非疾病而产生的费用往往是不能够报销的,这点也需要大家知晓。

第四:超过报销的最后期限

大家都知道,医保报销都是具有时效性的,新农合报销也同样。一般来说,在出院之后就可以到新农合的报销窗口进行报销的结算。然而,一些人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便把报销这件事给耽搁了。殊不知,国家对于新农合报销的时限是有要求的,一般是1年。所以,咱农民在出院之后应该在当年度内进行报销手续,以免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可以缓解农民的经济压力的,但是,上述介绍的这4种情况,往往却需要农民自行承担费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还有很多不能报销的情况,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农闲之际多多了解与医保相关的政策讯息,避免在使用的时候因不了解政策而造成经济损失。

最后,新农合有调整,2019年属于这4种情况的,均不能使用新农合报销!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