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R结构模型是评估资源利用和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即压力,状态,响应,是环境质量评价学科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子学科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模型,最初是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 J.Rapport和Tony Friend(1979)提出,后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共同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环境问题的框架体系。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活跃度不断加大,企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细胞,有效的处理好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一直是人们热议论的话提。为了更好的解决好这些问题,特别是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微观性问题,冷单曾在2010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ICCREM2010国际会议上创造性的将PSR模型理念引入到制造业领域当中。她在大会上所发表的论文《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PSR Model》,其将PSR模型运用到建筑制造业领域的核心观点得到了大会主席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Pro.Jay Yang的肯定,进而引起了世界所有学者的关注,Pro.Jay Yang认为其核心观点很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后续,冷单还将PSR模型成功的运用到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她在论文中指出: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过程,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间互动的过程。在演化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或多个因子起主导作用,这种因子称为动态能力因子,在不同演化阶段,每个因子发挥的作用不同,他们可以显著改变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的进程。动态核心能力是先进制造企业演化不可或缺的主导因素。因此,不能随意增强某一因子的作用或者忽略某一因子的作用,保持动态核心能力因子的平衡对先进制造企业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冷单所提出的上述新研究成果,开拓了先进制造企业动态能力演化领域的空白,寻求了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保持可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对促进我国制造业行业提升现有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现实意义。冷单的论点是前所未见的,她的发表让所有人意识到新的实践方法与企业演化的方向,自她的论点发表后,许多的企业纷纷表示他们的兴趣,学者们也开始注重冷单的此篇论文,并深入探讨,引领了一波风潮。

冷单的该研究成果将在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对先进制造业动态整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制造业行业内的企业组织机构改革升级和长足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进而对先进制造业的整体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特别是她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与参照标准相对比的模式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肯定。冷单所提出的学术观点值得我国制造业相关企业借鉴学习,当今全球化经济形势的巨变、竞争的加剧、能源环境的制约以及劳动力成本低下等趋势都在制约世界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她所提出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的解决制造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