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乘客徐某认为自己残疾的敏感自尊受到司机践踏,对其进行殴打。

身体的残疾已经不可挽回了,心里“残疾”了,那才是真正的“残疾”。社会可以给他们扶持帮助,但始终是拐杖,只有自己真正“站”起来,才是顶天立地的人。一个站起来的人有着广阔的胸襟,对别人谈及自己的残疾,无论带有什么色彩,都不会对他照成困扰,因为他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况司机只是以为他自己的服务质量受到了质疑,询问了一句。难道我们为失明的人让路,是在说他眼睛瞎了,赶紧躲开吗?我们为手残疾的人,帮他递一些东西,是在提醒他手上有疾,心里在鄙视他吗?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帮健全的人分担重的东西,也扶年纪大的人过马路。这只是给予他人温暧,这跟他们是否健全没有太大关系,没必要戴上“残疾”这个有眼色眼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绪失去控制就可以使用武力了吗?如果情绪失控是解释自己对他人实施欧打的原因,那还要警察干什么。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发生后,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刷新页面,希望奇迹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是情绪失控可以解释的吗?后来我们都学会了要拦着公交车上对司机口无遮拦和实施暴力的人。之后又发生了几次类似事件,有些人好像认为只要使用了武力,那么所有人都会怕他,这样会使他感到满足。对于这些肆意妄为的人,他们应该得到他们应有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可能会为自己辨解,我没有在行驶过程中对司机动手呀,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样做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有的人可能急着上学,有的人可能急着去见女朋友,还有的人可能被公司扣全勤奖。这种不为他人着想的人,虽然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是在公共道德上已经站不住脚了。

对于医生与病人、老师与学生这些备受大家关注的对象,我只想说是某些人坏了,而跟职业本身无关。同时因为新闻的短时间迅速堆积,效应变大,我们都在讨论中“升华”——哪个关系成了社会问题,哪个成了弱势群体。有些人会被许多视频里医生被患者刺伤倒地吓到,他们立即就要自己立志学医的孩子放弃这个梦想,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