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人会处于惊吓状态?是在生活中遇到了突发、意外、可怕的事件,或是遭遇到大自然的各类灾害,还是被他人的恶作剧时......面对这些状况,大家往往会陷入惊吓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脑一片空白、全身僵硬、直冒冷汗、心跳加速、心慌等反应都是人体在受到惊吓时出现的急性应激措施,可一旦惊吓过度,小心伤害的是自己的心脏!

突然遭到惊吓,人体肾上腺就会立刻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使心跳加快,加速血液循环,若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过快的血液就像海啸般地冲击心脏,导致心肌纤维撕裂,导致了心脏突然停跳,进而导致猝死事件的发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吓死人”!

本身有心脏疾病的人群要避免自己处于惊吓状态,过度的刺激使人体内部的交感神经产生剧烈的反应,易让人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甚至诱发心肌梗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心脏除了不喜欢惊吓状态外,还有那些也会给它带来伤害?

用力太猛

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简单的说就是不要平时用力太猛。运动时血压会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上升,如果用力过猛,超出了自己身体的负荷,就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甚至造成血管破裂,从而引起猝死。

特别是在排便和起床二个时期,更加不要用力过猛。入厕时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导致血压上升,血流速度增快,易将血管壁上的一些钙化斑冲进血流,从而堵塞血管引发心梗。人在睡眠时血压较低,早上醒来后猛的起身,血压一下上不来,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特别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患者来说,突然起床最容易引发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口味过甜、过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但过于爱吃甜、咸食物对心脏也是不利的。

爱吃甜食就会摄入过多的糖份,易导致肥胖,还会导致体内甘油三酯水平上升,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加大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爱吃咸味食物,会导致盐摄入量超标,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摄取过多会造成体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

放纵自己的食欲

有些人遇到自己爱吃的食物往往都会暴饮暴食,人在过量进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而流入心脑血管的血液大大减少,对于血管本来就有供血不足的人,一顿饱餐很容易就诱发了心梗、脑梗。并且长期饱食的人容易肥胖,如果运动不够,脂肪会越积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质斑块,如果发生在心脑血管上,就会引起冠心病、脑中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眠时间

良好的睡眠可以让心脏得到很好的休息,而要注意的是要把握睡眠时间,一般控制在7小时左右为最好。

不要轻易熬夜,在熬夜时人处于不动的状态,血液循环会滞缓,血压会升高,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每晚睡不够6小时,可分别使心脏病、中风危险增加48%和15%。然而,睡眠过长也是不好的,与每天睡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每延长1个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3%,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2%,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5%,脑卒中风险增加18%。

喝水的讲究

水对心脏是很重要的,但它喝起来是有讲究的。比如清晨起来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临睡前30分钟喝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起到防血栓和心梗;半夜醒来少喝点水,可以补充人体流失水分,也有护心作用。

切记,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会迅速增加肠容量,胃胀满,隔肌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影响心脏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注意温度变化

寒冷天气加重心血管负担:气温低的天气会导致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因为气温过低时,血液从皮肤流入身体内,心脏需要加大工作量才能保持身体温暖。

炎热的天气导致心脏病死亡:暑热使心脏跳动更加剧烈,人体排汗量增加,血压升高。过热的气候会增加免疫系统负担,削弱人体抵抗力。

有这么多的行为都对心脏有不良影响,必然也会有很多行为对心脏有益,那它们有是那些呢?

笑:每天至少保持15分钟真诚的笑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一次开怀大笑能使血管扩张增加22%,血管的扩张使血流增加,血压降低,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唱歌:喜欢唱歌的人往往拥有更健康的心率、良好的心肺功能,平时不妨常常哼唱几句,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作几率。

深呼吸: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能够令所有的肺泡都运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深呼吸可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洁口腔: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多种心血管疾病都和口腔卫生有关。建议每年接受至少一次专业牙齿清洁,可使心脏病的发作风险降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