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人民银行再度降准以来,虽然“金融去杠杆”政策出现了松动,政策目标也由“去杠杆”转变成了“稳杠杆”,但人民银行利率底线思维一直都存在,每次隔夜利率接近1.6%附近,市场便会经历回调——历经8月、11月和12月之后,市场几乎被央行训练成了巴甫洛夫的狗,2019年1月7日资金再度下滑,甚至突破1.5%后,人民银行尚未出手,市场就自发调整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过,我们认为长端利率将会以震荡的方式逐步下行,且下行空间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短端利率被固定,难以继续下降——事实上,即使是从牛市的角度上看,跟历史上几次大牛市相比,目前债券的利率曲线也不能算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隔夜利率已然突破1.5%之后,人民银行接下来的动作就值得关注了:如果人民银行放任短端利率继续下行,这便意味着自2018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利率底线”有了松动,接下来人民银行的政策就非常值得期待——虽然基准利率因为空间较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5%,1年期贷款利率4.35%均不具备大幅下降的空间)难以下调,但OMO、MLF和TMLF上的利率引导仍然值得期待;若人民银行本周内窗口指导,或者直至春节前均释放较少流动性,那么“利率底线”仍在,利率债长端的下降空间可能依旧不大。

我们认为,在降准之前流动性的极度宽松有其特殊原因:除了金融机构缺乏信贷派生的能力和兴趣,以至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萎靡之外,由于财政投放和缴税的错峰,让资金短暂聚集在银行间市场,影响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等到缴税、缴准和春节因素的来临,央行只要保持低频次和低数量的公开市场操作,银行间的资金价格就自然会上升。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本次刺破1.5%的“利率底线”是一次偶然情况,随着缴税和MLF到期的临近,以及大量公开市场操作到期可供央行调节,央行并不急于一时调控——2018年12月28日,隔夜资金的极度宽松,也让利率短期刺破了“利率底线”,央行也并未有所行动,但很快随着跨年压力来临,资金价格再度回升。

只不过,综合市场连续刺破“利率底线”的试探行为以及人民银行的暧昧态度分析,虽然“利率底线”思维仍在,但短端利率中枢可能进一步下移:2018年上半年,隔夜利率一直徘徊在2.5%-2.8%附近,但在第一次试探之后,隔夜利率便下滑至2.3%-2.5%附近,目前更是在2.0%附近波动——这也意味着,短端利率恐怕会在一个非常窄的区间内波动,下是利率底线,上则是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毕竟现阶段仍然是一个融资疲软、超储泛滥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说,我们对人民银行未来的判断是,“利率底线”思维仍然不会放松,接下来人民银行可能会通过减少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的方式让利率回到底线上方,但降准等货币政策也会将短端利率压制,使得短端利率在现阶段下台阶至2.0%附近的同时保持窄幅波动。

既然如此,短端利率上有顶下有底,而中枢又在一个相当低的位置波动,是有利于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期限错配的,这也是我们所推荐的。

本文源自谭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