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子墨鱼,图片/网络

夜幕降临,武夷山北麓低矮的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在这常年飘洒,雨水滋润,时间漫长,这小小的山村,这千年驿站的尘封过往,这烟波淼淼的江南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码头上,商贾如云,舟楫穿梭,茶油、菜籽油、大米、面粉、烟叶、毛竹、蜡染、丝绸、纸张、铁器、酒、茶等,顺着丰溪河的悠悠绿水,一路向北向西离去,抵达县城,跨州府,过省城,乃至更远的长江下游。离开了母亲的殷殷期盼,离开了游子的浓浓乡情,船夫点燃起火堆,烹煮食物,淡忘思念,随黑夜一起流转,奔波迁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嫁娘早早起来伺奉公婆,洗衣浣纱,操持家务,丈夫不在家中,她便要撑起这个家。鸭子在水中滑行,棒槌在岸边有节奏的拍打,河边杨柳新蕊冒尖,学堂里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不知那先生是年轻还是衰老,是儒雅还是暴躁,高矮胖瘦、面相如何,想到这里,她便自嘲似的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裹小脚的陋俗已成为了过去,只有那些老太太们,踮着小碎步,在窄巷里蹒跚前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磨蚀了生活的新鲜,儿女们各自飞,追求着各自的信仰。那些商铺、酒肆、茶楼、大烟馆,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在战火还未抵达的年代,在家道中落的当口,在一切美好还不曾遗落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留下了李清照的"溪驿旧名杉,烟光满翠峦,须知今夜好,宿处是江南"的诗句;这里,有蔡元培题写的“杉江图书馆”的匾额;这里,有过仓皇的马蹄,血染的风霜,和时间之外的往事......

这里,杉溪,是生于斯,长于斯,也将老于斯的地方,不只是空间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的故乡。这里,杉溪,穿越漫长黑夜,抵达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