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早餐,除了四大金刚,

生煎、锅贴和小笼也是从小吃到大的。

其中,又数锅贴的历史最长,

北宋年间就有了,距今已有近千年了。

嗦一口汤汁,咬一口饱满Q弹的肉馅,

听听就要流馋唾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顾名思义就是贴着锅子煎制而成,起先在中原地区流行。我们现在吃的上海锅贴已经是改良过的了,中原地区的锅贴两端是开口的,而上海锅贴则是封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锅贴和煎饺很像,其实不然,煎饺是先煮再煎,而锅贴则是直接放锅子里煎。锅贴也不同于生煎,生煎多用全发酵面,而锅贴的面皮是死面,就是不发酵的面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话说卖相好的锅贴必须要有腰身有臀部,腰要轻盈,臀要丰盈。要皮薄馅大,但又不能太薄,太薄汤汁会漏,也很难保持形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的煎制也很有讲究,油温不能太高,否则就成了油炸,水也不能太多,否则就成了水煮。一定要油还是温的时候下锅贴,五成熟时再加入少许清水,再盖上锅盖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的精髓就在于底板,焦香酥脆都要恰到好处,这个火候全凭师傅的经验,火候差一点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资君精挑细选了上海滩口碑不错的10家锅贴,先卖个关子,往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记锅贴,从止园路搬到这里来,人气丝毫不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那叫一个香,顺着锅贴的香气就能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从包法上看就不像传统的上海锅贴。果不其然,锅贴底不怎么脆,皮很薄,汤汁很饱满,吃起来要小心翼翼,不然很容易烫了嘴。但是肉馅很值得表扬,很清淡,不会油腻,吃起来还有点鲜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近居民的食堂,价钱物美,冷面更是一绝,开创了上海冷面用冷风吹的做法。小资君饭点去的,果然人满为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只能说无功无过,皮厚底不脆,肉馅很小实在不过瘾,搭配咸浆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总体而言水准一般,下次来还是吃面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敢叫自己锅贴大王的,那肯定有两把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堆成山一样的肉馅就知道生意有多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炉子就是用柏油桶改造的,架上一个平底锅就算是灶台了,虽然简陋,但胜在口味过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相倒是一般,但是口味完全惊艳,底脆皮薄汤水多,味道甜甜的,要是底能再焦一些就更好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锅贴里有4肉2素,还配着粢饭糕和蔬菜色拉,一顿饭吃得色色一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上洒了香喷喷的黑白芝麻,皮脆且肉馅也很大块,配的是特制蘸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饭时分去的,完全没有座位。选择了打包,没想到还附赠了一包醋,这个细节还是挺贴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卖相不错,圆头胖脑的很是饱满,皮很有韧性,汤汁丰盈不腻口,肉馅吃起来也带着点鲜甜味,越吃越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皮发的刚刚好,不烂也不硬,但是汤和肉馅着实有点油腻,可能是肉和皮冻的比例没调配好,吃完了以后嘴巴里也咸咸的,不建议特地去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客都特别彪悍,自带锅碗,一买就是半斤、一斤。

一锅锅贴没几分钟就卖完了,小资君“很客气的”买了一两,简直就是排队大军里的一股清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水和油以外,锅贴几乎没再加其他的料,私以为加点葱花会更香。记得要趁热吃,底子不焦但很脆,皮薄馅多,咸淡适中,咬一口就有汤汁流出来,而且皮特别有韧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出锅的锅贴热气腾腾的,个头挺大,底焦得正正好好,汤也算多,但是皮也真的是厚,扣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店是虹口土著小伙伴极力推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是个头特别大,肉质紧实而且吃的出来用的肉不错,完全不油腻,汁水饱满,焦香的底特别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锅贴有些冷掉了,外形倒是周正挺括,泛着油光,底微微焦黄,卖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咬会爆汤,就是总体吃起来略微偏油腻了,顺带买的桂花酒酿味道也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