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哈尔滨的冰雪节已经举办到第35届了,幼时在书里看到哈尔滨冰雪节的介绍,自此念念不忘,哈尔滨打从那时候起,作为一生必去的景点之一,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脑海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的哈尔滨冰雪节,是哈尔滨人的重大节日,每年的冰雪节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到访哈尔滨。

赶在冰雪节飞往哈尔滨,一下机接机的师傅就跟我们说来早了,还没到满大街都是冰雕的时候。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哈尔滨只下了一场大雪,接机的何大哥,只穿了一件长袖,一直跟我们说哈尔滨太热了,哈哈考虑下南方人的感受好么!零下十度对于广东人来说已经超负荷了,锦帽貂裘不敌冰城寒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场到中央大街约莫1小时,入住中央大街的如家精选,如果对酒店星级无太大的要求,位置还是蛮便利的,出门左拐圣索菲特大教堂,右拐中央大街。

异国情调珍迹 圣索菲亚教堂

在暖气房里一觉到天明,依次穿上厚羽绒、雪地靴,围上围巾戴好帽子 ,出发。步行数十分钟,虽然时间尚早,哈尔滨的街头巷尾,已是熙熙攘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教堂一看,居然围起来维修了,来得不是时候呐。围墙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也挡不住教堂的宏伟,唯一遗憾的是不能入内参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绕行教堂一圈,教堂的正面人满为患,后面则相对人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教堂后面发现对面有个麦当劳,一路走来虽然有不少当地的早餐店,但似乎都不太对胃口,还是吃个麦当劳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对着圣·索菲亚教堂,喝杯豆浆,吃个汉堡,几分悠闲几分惬意,如果这会儿能下场小雪,就更美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索菲亚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1986年被列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最初为随军教堂,由俄国设计师科亚西科夫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是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壮观。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众星捧月,主从式格局,错落有致,典雅脱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索菲亚教堂的异域风情,赋予了哈尔滨更丰富的人文气质,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沙俄入侵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交通路线:乘坐8、13、83、201公交车到建筑艺术广场站下车,乘坐5、16、102、103路公交车到新一百站下车。 乘坐1、5、20、53、61、113、114、206路等公交车,在“兆麟街”站下车即到。 拍照指引:前门人特别多,可以绕到教堂后面,后面人少。过马路,从麦当劳餐厅门口拍摄,取景可以多一棵树,更好看

多风格混搭 中央大街

走在中央大街,商家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知道哪家唱片店内传来了异国民谣,目之所及皆是西式建筑,巴洛克,仿巴洛克,新艺术运动风格…有一刹那真的感觉在国外,随之莫名其妙燃起了一丝乡愁,恩,想涮个火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是金、清两朝的发源地,金朝曾在哈尔滨建都,而哈尔滨真正的崛起要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以俄国人为首的大批外国人涌入哈尔滨,哈尔滨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国际商阜,哈尔滨的西式、俄式建筑也是从这时候留存至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足2公里长的中央大街全街区存有西式建筑百余座,唯一遗憾的是有一些后来新建的建筑,风格并不和谐,但整体调性还是在的。中央大街的街道皆采用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面包石堆砌而成,在当时一块方石价值一个银元,在那个时代一个银元相当于穷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称之为黄金铺路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大街的大门是一个欧式复古铁门,门上写着中央大街艺术建筑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蹲在门口想抓个人少的时机,结果蹲半天还是很多人,站起来活动活动,说时迟那时快有几群人突然冲过来求拍照,顿时觉得自己像是个摆摊卖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完几波人,感觉手指头都要冻掉了,冬天的哈尔滨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戴手套在外面超过十分钟,整个手就麻木了,赶紧找了个店铺溜进去取暖,这才缓了过来。建议南方的孩子来北方,买一副可以触屏的手套吧,方便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大街除了当地特产店,美食店,金铺,书店外,还有知名快销潮牌Uniqolo,H&M,ZARA等等,当然还有著名的马迭尔,马迭尔西餐厅冰棍。天气实在太冷,我始终没鼓起勇气买上一根冰棍,留待下回吧。

Tips:交通路线:公交2、12路等在“防洪纪念塔”站下,或者公交53路、132路等至“中央大街”站下,也可坐1、2、131路等公交至“道里十二道街”站下。
特色餐饮:华梅西餐厅(超多人排队的)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的老店,位于中央大街112号,原名“马尔斯茶食店”,主要经营俄式大菜。
马迭尔西餐厅坐落在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2楼的是1906建立的马迭尔西餐厅,有着百年的历史。

我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

向北穿行整条中央大街,就到了哈尔滨防洪纪念塔。防洪纪念塔1958年10月1日建成,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为了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洪纪念塔的后面是松花江,说起松花江,有首歌应该大概都听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着冬日万里冰封的松花江,第一句歌词就一直在我脑里洗脑循环。在松花江上有一个马迭尔公司打造的哈尔滨江上大众冰雪嘉年华,江上冰雪嘉年华不收取门票,免费开放。园内分免费和付费项目,据说免费的公益项目不少于整体活动面积的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岸上遥望,娱乐项目也很丰富,有冰上碰碰车、冰上自行车、雪圈等,大人孩子都玩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起小时候特别盼着能拥有一罐雪花,还跟妈妈北方的朋友说,能不能给我带关雪花当新年礼物。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天真(chun)。

有个旅行社的大叔一直跟我说,前面有个网红大桥,叫我一定要去拍一张照片。顺着大叔的指引,沿着松花江一路向东,途径跟防洪塔在同一个地平线的斯大林公园,斯大林公园有许多雪雕,其中一个哆啦A梦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也太不像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东约莫五六分钟,总算看到了传说中的网红桥了,原来所谓网红桥就是建于1901年的中东铁路第一松花江大桥,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望掩于白雪茫茫的松花江上的大桥,待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站上桥看着涛涛江水从桥下流过想必感慨万千,百年间时代变迁,大桥依旧如初,人的生命不过百年,大桥又见证了多少代哈尔滨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路线:公交2、12路等在“防洪纪念塔”站下
蓝幕下的哈尔滨

哈尔滨的冬天日落来的特别早,3点多就开始日落了,想拍几张日落余晖下圣索菲特教堂,跟着导航穿过西十四道街,看到一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内心很是高兴了,门廊上写着1922,不知道是否建于1922年,楼下的店铺有些煞风景,回来看到拍摄定位是中央公馆,对文艺复兴风格感兴趣的孩子,可以按西十四道街32-1这个定位找一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带三脚架,勉强拍了几张圣索菲特教堂,都有点糊,手持1秒的快门是个很考验人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幕下的哈尔滨,又是另一种美,天黑了路上的行人反而越来越多了,独立走在街上看着成双成对的人,心里不免有点苍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起之前在知乎受邀回答过一个关于独自旅行好,还是结伴旅行好的问题,大概真的跟年纪有关,年纪小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到处走,记录遇到的一切美好事物,当年纪渐长,反而喜欢有人陪着一起走,也许就像夏目漱石把我爱你的日语翻译成今夜月色真美的意境,此时此刻所见的美景,想跟你一起分享啊,愿你来哈尔滨也有一段美好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安,哈尔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