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我对国境之北初印象。第一次抵达的东北城市,是冰城哈尔滨,令人无限神往的哈尔滨冰雪节已经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的冬天大概零下20度左右,对于南方孩子还是比较大的考验,虽然经常在南方的室内冻成狗,就广州来说,5度一件但北方的室外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啊。

衣物鞋帽:

雪地靴,长羽绒,围巾,帽子,暖宝宝,防风裤(羽绒裤)绝对必不可少,最好戴个口罩或者面罩类型的东西,日常防风。

我在那边日常是穿一件打底衫 ,一件羊绒开衫,一件羊毛衣(或薄羽绒),外面套一件厚羽绒,有长款容易就最好了,比如我太浪带的是短羽绒,虽然每天都贴四五个暖宝宝,回来还是感冒了。

裤子我是里面一条厚秋裤,再套一条优衣库的摇粒绒防风裤,在广东会热到着火的配置,去了哈尔滨还是觉得冷,建议南方孩子还是买个羽绒裤吧,笔者赤裸裸的经验教训啊!

护肤品:

北方的冬天不仅干冷,而且风大。一定要带个绝对滋润的面霜(仅干性肌肤而言)第一天我是雅顿金胶+Fresh的维他命霜,本来想着油滋滋的雅顿胶囊绝对给力了,没想到晚上回到酒店发现脸有点泛红。后面几天换了Sisley全能乳液+藏红花面霜,巨滋润,总算保住了脸。

所以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干性肌肤,带上你手里最滋润的面霜,如果没有赶紧买一罐,不然存在毁容的风险。

吃什么?

来东北当然是吃东北菜啦,饺子啦、凉菜啦,当然哈尔滨还有很多俄罗斯美食,烤猪排,烤羊蹄,更有俄罗斯美酒,不久前刚发现以色列红酒很赞,这一趟发现俄罗斯的酒也很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提前准备,出发去玩啦!第一天,到达哈尔滨的第一天上午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下午融创乐园。

哈尔滨中央大街

哈尔滨是金、清两朝的发源地,金朝曾在哈尔滨建都,而哈尔滨真正的崛起要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以俄国人为首的大批外国人涌入哈尔滨,哈尔滨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国际商阜,哈尔滨的西式、俄式建筑也是从这时候留存至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足2公里长的中央大街全街区存有西式建筑百余座,巴洛克,仿巴洛克,新艺术运动风格…唯一遗憾的是有一些后来新建的建筑,风格并不和谐,但整体调性还是在的。中央大街的街道皆采用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面包石堆砌而成,在当时一块方石价值一个银元,在那个时代一个银元相当于穷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称之为黄金铺路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的中央大街来往如梭,纷繁如织,夜晚也是如此,蓝幕下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有着不一样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交通路线:公交2、12路等在“防洪纪念塔”站下,或者公交53路、132路等至“中央大街”站下,也可坐1、2、131路等公交至“道里十二道街”站下。

特色餐饮:

华梅西餐厅(超多人排队的)

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的老店,位于中央大街112号,原名“马尔斯茶食店”,主要经营俄式大菜。

马迭尔西餐厅

坐落在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2楼的是1906建立的马迭尔西餐厅,有着百年的历史。

圣索菲特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是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1986年被列为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也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最初为随军教堂,由俄国设计师科亚西科夫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是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壮观。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众星捧月,主从式格局,错落有致,典雅脱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索菲亚教堂的异域风情,赋予了哈尔滨更丰富的人文气质,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沙俄入侵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交通路线:乘坐8、13、83、201公交车到建筑艺术广场站下车,乘坐5、16、102、103路公交车到新一百站下车。

乘坐1、5、20、53、61、113、114、206路等公交车,在“兆麟街”站下车即到。

拍照指引:前门人特别多,可以绕到教堂后面,后面人少。过马路,从麦当劳餐厅门口拍摄,取景可以多一棵树,更好看。

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

如今,横跨松花江的中东铁路第一松花江大桥是一座网红桥,承载了几代哈尔滨人的记忆,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东铁路第一松花江大桥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大桥,也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它位于哈尔滨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东侧,滨洲线2.741公里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建桥的资金主要来自实力雄厚的华俄道胜银行。大桥于1900年5月4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由于该桥是当时国内外为数不多的特大铁路桥,开工时极为轰动。大桥共19孔,宽7.2米,全长1015.15米。桥墩为石膏白灰浆砌石,花岗岩石镶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大桥施工的是工程师阿列克谢罗夫,并招募来350名专业沉箱工人,从事桥墩基础沉箱施工。18个桥墩上的桥桁梁是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从俄国敖德萨港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经乌苏里铁路运抵伊曼港,再装船顺乌苏里江而下,溯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在现场拼装架设。经一年又四个月的建设,于1901年9月19日告竣,10月2日临时通车,1903年7月14日正式通车营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大桥改作中东铁路博物馆观光步行桥,供游人参观游览。

哈尔滨融创乐园

第一天下午最刺激的行程就是滑雪啦!没带雪服也没关系,可以在娱雪乐园里面租到,但可能会不太合身,款式也一般。我拿了S码的雪服跟雪裤,都偏大,下次出门有滑雪还是不能偷懒不带雪服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鞋子尺码跟我穿的运动鞋一个码,一双合脚的雪鞋应该是鞋穿上后脚背要有很好的包裹感,扣子系上后,脚背没有明显的压迫感,但是脚背也不能有随意翻转的空间,屈膝向前小腿顶住鞋舌,脚趾跟跟鞋头会稍微有点距离,如果屈膝顶住鞋舌之后,脚趾并没有活动空间,那么这个鞋码,对你来说就是有点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是第一次滑雪,建议请个教练带着,毕竟滑雪也是算是个高危运动,首先要懂得在摔跤如何摔才不伤着自己,其次是学会控制雪板,学会刹车。

带我们的教练是个很nice的小伙子,很有耐心也很专业。在学会控制雪板跟刹车之后,就上初级雪道尝试往下滑,教练会在前面跟着,比起小时候学旱冰的时候摔过的跟头,滑雪学起来容易很多,小心翼翼的滑了几趟,没摔,大概是教练在前面罩着的原因。

据说融创娱雪乐园曾经拿过吉尼斯记录——世界最大室内滑雪设施,一共有6条不同坡度的雪道,取得名字也颇有意思,麋鹿道、老虎道、雪兔道、黑龙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初级道来来回回滑了好几趟,决定上二楼看看,一上去我就怂了,最长雪道498米,最大坡度25.4度,最高垂直落差高达80米。我这三脚猫功夫上去怕是回不了广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断选择坐个缆车上去俯瞰一下雪场就算了,室内滑雪场坡顶的风比室外滑雪场温柔多了,零下5度的恒温还是挺舒适的,运动起来不冷不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暮色降临,从滑雪场出来到另一头的冰雪奇园,错过了冰雪世界,融创乐园的冰雕也不会令你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雕无疑是冰与水的魔法,跟木雕一样冰雕也有圆雕、浮雕和透雕。冰雕设计首要考虑冰雕的支撑性、变化性,避免在融化过程中从中间折断,坍塌是非常危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雕所用的冰,每年都有专门的采冰人从松花江开采,要满足冰的需求,上千名采冰人需要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再加上雕刻师不分昼夜的赶工,这才有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完冰灯雪景,看一场表演到室内暖一暖身子是个不错的选择。魔幻奇缘秀有俄罗斯秋千,人塔,蹦床等节目,丰富的感官体验使冬日的游园更富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地址:哈尔滨松北区世贸大道,从市区驾车过去大概30分钟,打车比较方便。

门票:哈尔滨融创乐园冰雪奇园180元/人。

哈尔滨娱雪乐园的票价分平日跟节假日,按初级雪道,中级雪道,高级雪道价格不等,平日里初级道不到200可以滑4小时,包含雪服,雪板,雪鞋跟储物柜。

请教练的话价格另算,下面的价目表供各位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极地馆

第二天的行程,是哈尔滨极地馆。哈尔滨极地馆是世界首座极地演艺游乐园,也是中国首家以极地动物娱乐表演为核心的游乐园。海洋馆的热门项目极地白鲸水下表演“海洋之心”更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余次,有许多人不远千里专程来极地馆看白鲸表演,看完一场就在看台上等下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趟获得了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体验当一名白鲸驯养师15分钟。想要跟白鲸来一个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关注极地馆的官方微信或微博,会有不定期的体验活动,抓住这个机会,就能跟白鲸来一场亲密接触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进入白鲸的生活圈之前,需要更换专门的驯养师服装还有防水靴,消毒完毕后方可进入。极地馆的大明星白鲸分别叫米拉和尼克拉,训练有素的它们,哪怕是生面孔,掌握了要领之后,也能配合做一些动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资料显示白鲸的智商接近3-5岁的小孩,海豚则更聪明一些,接近7岁小孩的智力。在大多数的海洋馆,白鲸都是海豚的陪衬,极地馆发现了白鲸的不寻常之处,虽然不擅长跳跃,但非常擅长水下表演,所以才有了闻名世界的米拉和尼克拉。

抢镜王白鲸,不仅会吐泡泡,还会钻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浪漫的“天使之吻”,永恒的“海洋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眉企鹅是极地馆的另一个网红,第一次走进企鹅的生活圈,而不是隔着玻璃看,穷其一生大概都是个非常难得的体验,除了激动,还有点小紧张。万一脚下打滑,压伤了企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企鹅生活圈里的十分钟,整体都比较紧张,地板很滑,不合脚的鞋,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海洋之舟之称的企鹅是一种古老的游禽,一只企鹅目前的价格约为50万人民币,购买企鹅需要各种资质证明,所以也不是哪个海洋馆都能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馆每年都会给企鹅们放个假,带他们去哈尔滨的街上溜达,哈尔滨的著名景点冰雪大世界啦,中央大街啦,企鹅们也都去过。当然也不是随便带出来的啦,会有一群专业的饲养员跟着,同时室外温度也必须足够冷,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瞧瞧它们昂首阔步的英姿,真的是像一个放假出来玩的小朋友,撒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白鲸、企鹅,其他海洋馆有的极地馆也有:海象、海狮、海豹、鳐鱼、北极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馆的海豹欢乐逗趣岛,只有你手里有食物,你就可以是一个出色的驯养师,小海豹会跟着你的手势鼓掌、转圈、亲吻。我要了一罐给海豹食用的鱼料,试了试,有点不灵哈哈,大概是因为游客太多了,有时候做错了也给食物,导致海豹们混淆了动作要领,如果它表演了,你又不给它吃的,海豹就可能会生气的请你洗个澡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别开生面的互动体验,在国内的各大动物园海洋馆,都算比较少见吧。

逛累了还能在企鹅餐厅吃个饭,注意!这真的是企鹅主题餐厅,不仅仅是企鹅元素,而是有扇大玻璃窗可以看到真企鹅,一睹企鹅快如闪电的泳姿。这操作真的是很惊喜,我开始以为只是企鹅主题元素餐厅,没想到有真企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餐厅很地道的东北菜,各种口味的饺子都是现包的,还有酱牛肉等东北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大道3号

门票:¥160元/人 全年无休息日,营业时间是9:00——17:00 (淡旺季营业时间不同)

呼兰河口湿地公园

第三天前往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冬天的呼兰河口湿地公园白雪皑皑,今年的雪雕主题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名为雪缘谷,搭配白墙蓝顶的城堡,仿佛真的是闯进了一个童话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可以这样玩——抽尜滑雪溜雪圈,应有尽有,开启成年人的童趣新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尜作为传统的民间游戏,全国各地有之,在松花江上抽冰尜这种独特体验大概只有东北才有了。松花江上虽然结了一层很厚的冰,估计走的人多,冰都裂开了,走在上面也有点心惊胆战,生怕掉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抽尜能抽到嗡嗡作响,才是好本事,顺着一个方向挥鞭,要响也不难,在雪上来回跑了几趟,总算驱走了寒意。比起我们小时候玩的陀螺,抽尜有趣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园的滑雪场非常大,坐传送带上坡顶也需要一段时间,雪场一共有2条中级滑道、2条初级滑道以及一条儿童专用滑雪道以及超级雪圈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还在初级道挣扎的时候,有个看起来六七岁的小朋友,在中级道滑得非常帅气,参赛选手既视感,自愧不如啊。

呼兰河口湿地公园是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从雪场出来在雪莲酒店吃个饭,是时候启程回酒店了,今晚住在离市区一小时外的伏尔加庄园,听说伏尔加庄园特别美,当地人也喜欢带亲朋好友去玩,可惜去到那边天色已晚,没能一睹芳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东岗村

门票:168元/人,滑雪不限时含含雪板、雪鞋、雪仗。

在哈尔滨的第五天,五点多就出发去机场了,还在机场看了个日出,回到广州机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衣物,从零下20度到15度,真的是个大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去东北之前,我以为我会像所有的南方孩子一样,第一次来北方,会恨不得扑进雪里,但我居然没有,是脸皮限制了我!想起小时候特别渴望拥有一罐雪花,六角的雪花。下一次希望能去到更北的漠河,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室外,吹一个肥皂泡,看着泡泡结冰,想想就美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德格尔有一个命题,人的一生,其实是向死而生。唯有碰壁,唯有面向这个界限,我们才会真正去反思,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也一样,每一次的旅行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第一次来东北,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下一场盛大的雪,下次还来哈尔滨,希望下一次能下场雪,在冰天雪地里补上这一次没吃上的马迭尔雪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会,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