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塑易思捷

2018 年末,几乎一夜之间,业界对云计算重新产生热情,这起源于一个简单逻辑:没有大数据,AI就发挥不出价值。没有云计算,大数据就无法高效低成本地处理。如果我们相信AI和大数据是企业未来 10 年必备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云计算作为AI和大数据的核心基础和引擎,再加上5G和物联网,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型产业。

易思捷在被诸多关注后,便遭遇一个苦恼:“你们易思捷eSage是一家虚拟化厂商吗?”易思捷创始人杨炳富的回答超级实在:“是,但也不是!”

作为一个新的细分产品市场的领导者,易思捷eSage当然乐意以虚拟化作为一个理想的切入点,并在云基础架构领域赚得“第一桶金”,正缘于此,易思捷就欣欣然接受了虚拟化这张标签。

“在公司创立伊始,我们就一直想将以应用为中心,以软件定义数据为基础、一如AWS般公有云服务模式为方向,再加上苹果公司愉悦的体验,全部带入企业级应用市场,而虚拟化只不过是实现这一愿景的第一步而已。”易思捷eSage创始人杨炳富说。

说得更简洁直白一些,易思捷eSage意在攻取企业云市场,虚拟化只不过是在为大战役搭建云梯而已。在中国,超融合市场还在持续升温。易思捷eSage自然不会放弃这一市场,再加上多云云管平台,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用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易思捷eSage在“进化升级”。从 2009 年成立至今,易思捷eSage已经褪去了初创公司的青涩和单纯“技术控”的气质,正在鼎力重塑自己的未来技术平台,即:产品从虚拟化进化至计算存储一体虚拟化的超融合,私有云进化至混合云管平台。构成类似苹果”icloud+iphone”的一体化平台战略,为未来行业化、场景化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融合为基础,从软到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2018 年,超融合市场极速升温。据Gartner的研究显示, 2018 年全球超融合集成系统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3. 8 亿美元,较上一年增幅达到55%。这样的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2019 年,该市场的销售额有望超过 63 亿美元。

正如 2007 年苹果手机的发布,成为从功能手机到智能一体化手机的拐点事件; 2018 年,传统数据中心向超融合软硬一体化数据中心转型的拐点已来——现在的手机都是智能手机;未来的超融合也必将是大势所趋,这毫无悬念。

“如果说从虚拟化到超融合、企业云是易思捷eSage在 2018 年实现的第一次跃升,那么从纯软件的销售到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则是易思捷eSage2019 年预期的第二次跃升。“杨炳富说:“易思捷eSage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作为基础的初心始终不变,广大客户更认可我们在企业云上的能力。我们也希望给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使之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用户既可以选择一体机,也可以采用纯软件。”

易思捷eSage对于硬件,其要求之高几近严苛程度,尤其是在选择硬件合作伙伴时甚至可以用挑剔二字来形容。这是保证产品高性能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和重要考量。杨炳富表示,未来的易思捷eSage会更加开放。在 2018 年,易思捷eSage与英特尔、联想、安培、超云等达成了一项多年期的合作计划,易思捷eSage的企业云平台软件将与硬件相结合,为大型企业提供针对关键工作负载的超融合一站式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超融合到企业云,多云统一管理平台的价值充分实现

谈到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易思捷CEO杨炳富表示,“大约在 2016 年,我们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 2025 年的云计算会是什么样子?”易思捷认为:未来计算将无处不在,而且云也呈现出分布式的状态。一家企业可能拥有多种业态、多个数据中心、多个分支机构,而不同的企业都将拥有自己的一套架构或体系,多云融合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数据在哪里产生,存储、计算和分析就在哪里进行,一个通信基站、一辆汽车或一艘轮船都可能成为一个小的数据中心,拥有自己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边缘计算正在兴起。从某个角度说,边缘计算的最佳模式就是超融合。

针对这一趋势,易思捷eSage重构一体化云平台,即易思捷企业云操作系统,覆盖从企业的核心云到分布式云,从而简化云的管理和应用。“如苹果般简洁而优雅,以AI为未来智能化引擎,以磐石般可靠性为基础,即简洁、可靠和智能化,这就是我们的产品特色和优势。”杨炳富这样说。

超融合是一个“交钥匙”的解决方案,它更容易让用户接受和掌握。作为开启企业云之旅的第一步,超融合为企业云化奠定了基础。不过,超融合毕竟不是云,从超融合到CMP云管平台,中间还有很多台阶要迈。

从最底层的虚拟化、容器双引擎,再到超融合管理框架,直到多云管理,易思捷eSage提供的是“一站式企业云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超融合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企业云才是最终的目标。”杨炳富表示。

易思捷eSage一直在进行快速的产品迭代,不断丰富超融合产品的功能,将人工智能算法融入产品中,提供对不同虚拟化软件的支持,而不是将用户限定在某一个虚拟化软件上,并与多个公有云对接,实现多云管理等。 2018 年 10 月,易思捷eSage宣布与中国电信天翼云建立战略联盟,方便双方的企业客户能够用统一的公有云服务来部署和管理云计算应用和传统企业用户程序,易思捷eSage环境与天翼云也无缝融合在一起。

易思捷eSage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条上云的捷径:企业用户可以先从传统架构迁移到易思捷eSage虚拟化架构,然后再升级到易思捷eSage 超融合,实现全栈自动化,之后可以尝试用易思捷eSage 云管平台进行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当用户在核心数据中心里全部采用了易思捷eSage的产品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向分布式云过渡,最终实现智能边缘云。

“我们定位在企业云市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单一的云操作系统、一致的应用体验。这个目标在 2018 年里得到了技术上的彻底实现,当企业采纳超融合系统并升级至私有云后,同样也面临着纳管遗留存量VMware资源池、纳管KVM资源池(比如OpenStack)、纳管公有云主机、纳管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等需求。”杨炳富表示,“企业用户可以借助易思捷“超融合+CMP”的组合还可以成为企业IT向云、乃至多云架构转型的起点,通过私有云的快速交付并运营,推动企业逐步构建并完善面向多云架构的云管理服务体系。

2018,易思捷重塑。

2019,易思捷蓄势待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站长之家编辑
链接:https://www.chinaz.com/news/mt/2019/0114/981763.shtml
来源:站长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