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影响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移动终端搞定购物,而购物方式的转变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随谈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市场相对领先,但本质上所有的市场都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一些知名品牌已经主动在全球范围的移动战略上进行了部署。移动购物在多个地区的增长潜力都表现得十分惊人。让我们看看这些数据:

在106个国家,手机的持有量超过了其总人口数。

欧洲的移动广告增长最迅猛。

在中国超过10亿的用户使用手机钱包。

在拉丁美洲,手机持有量是总人口的1.07倍。

安装了wifi的家庭比例:韩国,80%;英国,73%;德国,72%;法国,71%;日本,68%;加拿大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在哪个国家,手机APP都十分重要,目前安卓和苹果都自称其APP商店中用于超过70万种可下载的APP,APP就像手机网站一样能够带来收入。在各个国家不同版本的苹果APP商店中,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560%,俄罗斯115%,中国109%和中国台湾101%。俄罗斯的“Google paly”收入增长速度为250%,是美国同指标增长速度的3倍多。

在不同的国家移动购物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他们购物行为的研究方法会呈现出许些不同。在上海一些高端品牌,就像其他市场一样,这些品牌的领导者都在探索在移动趋势下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并且对在发达国家产生的移动创新兴趣浓厚。他们主要着眼于可行的移动商业模式,从广告到电子商务都在考虑范围之内。拉丁美洲的很多地方也是如此。

和美国市场的情况不同,中国的运营商不会补贴手机厂商,这就使得消费者需要支付购买手机的所有成本,而这个数字在上海的苹果专卖店从800美元到900美元不等。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独特的市场。作为坚持和苹果合作的范例,成立三年之久的手机生活方式出版物《周末画报》的手机APP只能在iPhone和iPad上提供。虽然安卓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诺基亚和三星在营销销售中也略胜一筹,但是《周末画报》坚持只和苹果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选择产生了效应,根据《周末画报》创始人虞萍的说法,这款APP已经被下载超过500万次,成为在中国排名第一的生活方式APP——在中国20%的iPhone上安装了这款APP,既然iPhone的用户是中国最富裕的一批人,那么这批用户肯定是奢侈品品牌的首选目标。

中国的手机市场拥有10亿以上的手机用户,超过了拉丁美洲的6.3亿。但是在这两个市场中,都是两个地区占主导:在拉丁美洲是巴西和哥伦比亚,在中国是北京和上海。

当互联网创造了在线购物时,消费者变得更加具有互动性,虽然营销信息仍然集中控制和瞄准了大批潜在消费者。现在消费者不再被动地通过看电视或者杂志来接收营销信息了,移动终端成为他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零售收入已经向移动终端集中。

智能手机数量的迅速增长已经广为人知,只要留意一下市场就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其中安卓手机占据主导地位,而苹果设备紧随其后。在短短几年内,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的销售预计能后达到实体店销售总额的19%,也就是说,移动购物直接引起的销售能够达到6890亿美元。

平板电脑虽然不想智能手机一样无处不在,也是移动购物中的一个重要平台。由于平板电脑有着更大的屏幕且在家中使用方便,所以消费者可以在看电视或者做饭的时候使用平板购物。平板电脑的用户数量预计能够在2017年将达到6.72人,这个趋势引起了营销人员的高度关注。

平板电脑不但能够被用来研究产品和比价,还能作为有效的广告平台,而营销人员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接触哪些舒适地待在沙发上的移动购物用户。总部位与伦敦的上思广告发现,从全世界在广告方面的投入情况来说,平板电脑广告的转化率是在手机上的4倍。当通过创新活动带入要宣传的产品时,平板电脑广告转化率可以比手机上举办的类似活动高出5到6倍,相较而言,这是广告行业平均转化率的2到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板电脑用户还喜欢在客厅使用该设备,约每五个购物这种就有一个在实体店购,而有超过一半的人会通过平板电脑购物。2017年移动互联网搜索广告商的市场份份额达到120美元,而其中大量市场份额会迁移到平板电脑端,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平板而不是台式机来打开搜索引擎广告。

卓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