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军队装备之中,冲锋枪的有效射程也不过才200米。但是古人一直用百步穿杨来称赞一个人的箭法好,要知道在古代一步等于1.5米,100步相当于150米,在这么远的距离一下能够射中杨树叶子,就算是现在拿着自动步枪用倍镜去瞄准射击都很难做到,更别说是拿弓箭用肉眼去瞄准射击,所以古代所传的百步穿杨是真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仅是现在人们非常怀疑,就连古人也非常怀疑。清朝的乾隆皇帝对于百步穿杨这一件事情一直都保持怀疑态度,王雪汤也曾经做过验证,最后下出结论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公元1752年,乾隆17年,这一天乾隆皇帝正在自己的书房中读战国策,结果正好读到了百步穿杨这一章,这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立即收集自己身边非常善于射箭的侍卫,去做实验,而实验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射中树叶,于是他在得到结论之后,更是写了一篇穿杨说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还把这一篇文章做成了屏风放在了自己书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皇帝在他的穿杨说之中,提到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放在百步之外,怎么能够看到一片树叶呢?看不到树叶又如何能够在百步之外射中树叶?其实乾隆皇帝的疑惑也正是和现在人们所产生了疑惑一样,在古代究竟如何能够用肉眼看清150米以外的树叶,而且还要去拿弓箭射中它更是非常艰难。乾隆皇帝在写该文之前还做了一个实验,他先找来了,自己身边善于射箭的侍卫,让他们先在30步的范围内射中树叶,如果能够在30部内设动树叶,就让他们在50步内射树叶,就这样依次类推到最后,没有人能够在100步的距离射中树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乾隆皇帝最后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的红箭一直是在中外,都非常厉害的,然而现在让人在百步之外射中树叶,这么多人之中都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因此百步穿杨的说法是不可相信的。也就是说乾隆皇帝最后认为即使自己好面子夸大一下事实,但是百步穿杨自己依然不敢说出来,那么百步穿杨真的只是射中树干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时间前后差距2000多年,所以注意定论的可靠性,依然值得人怀疑,而最让人怀疑的一点就是当时清朝的射箭水平真的能和古代人一样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清一直以骑射为主,所以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说是满清用骑射打败了明朝的火器,因此很多人认为明朝火器没有用,但是其实并不像是这样子的。自从满清和明军作战以来,棋社已经不再是满清的主要远程火力打击手段,满清其实更依赖的是火器,骑射只不过是弥补火力不足的一种方法而已。至于后来满清人一直宣传自己用骑射打败了明朝的火器,那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改变了事实真相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修明史的时候,就会把明朝的很多奸臣说成忠臣,想要用这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所以当时满清的骑射能力,其实远远没有人们想象那么强,这是为什么,后来在中外对战的时候满清的骑射一无是处。而且有时候在满清八旗比骑射的时候,有些人甚至连弓都拉不开,让皇帝非常没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弓箭的箭头。在春秋时期,当时采用了箭头非常扁平,外形类似于凿子,这种弓箭的箭头,穿甲能力非常强,但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箭头已经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时的箭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百步穿杨的主人公养由基是第一个能够把弓箭射进石头里面的,也是第一个能够用弓箭射穿七层铠甲的人,但是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没有任何一位将领有这样的本事,能够把自己手中的弓箭射进石头里面,也没有人能够用弓箭射穿七层防具,是从这来看,其实当时的武将弓箭水平已经远远不如古代,更不要说是让他们和神射手养由基进行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2017年的时候,韩国的女选手就曾经在墨西哥城完成了70米外,三箭连中十环的水平,所以对于世界顶级的弓箭运动选手来说150米外,命中杨树叶还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命中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据了解韩国的弓箭运动项目之中还有145米的射远项目,所以从韩国人弓箭运动给出了真相:现在人们能够在145米外射中靶心的话,古人百步穿杨也是有可能的,更别说是神射手养由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