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国有大小,也有强弱,即使在相对和平的新世界秩序下,大国对于国际局势的影响也是十分强大的。二战结束后,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苏联和美国。苏联和美国凭借二战时期积累的强大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呼风唤雨,两国之间的争斗也成为左右小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占据优势,美国和众多欧洲国家成立了北约组织,用来抗衡苏联,而苏联则成立了华约组织,和北约对抗。从整体局势来说,华约的军事实力更强,而北约的经济实力更强,人民生活水平也更高。苏联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一直压制华约国家,所以华约内部其实并不够稳固,但是迫于苏联的军事压力,众多华约国家都不敢退出。但是华约组织一直不能带给这些国家利益,所以他们退出也是必然。但谁也没有想到最先退出华约的竟是阿尔巴尼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小国,2.8万平方公里土地,300万人口,而当时苏联的领土2200多万,是阿尔巴尼亚的779倍还多。即使面对这么大的实力差距,在1968年,阿尔巴尼亚还是借苏联出兵斯洛伐克期间,宣布退出华约组织,而且和苏联断绝了关系。明明没有强大的实力,阿尔巴尼亚为何敢第一个退出华约组织呢?其实原因有以下3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点,苏联攻打阿尔巴尼亚得不偿失。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之间隔着很多国家。虽然1968年苏联对华约国家管控最严,但是想要攻打阿尔巴尼亚还要跨过很多国家。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的时间也特别恰当,当时苏联刚刚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如果苏联同时向阿尔巴尼亚出兵,压力太大。更何况阿尔巴尼亚一直是穷国,即使苏联打下了阿尔巴尼亚,也捞不到油水,得不偿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点,南斯拉夫作为天然屏障。1968年南斯拉夫尚未解体,国力很强,在欧洲地区属于强国。如果苏联想攻打阿尔巴尼亚,一定要跨过南斯拉夫。如果将南斯拉夫对准苏联的方向看作正面,那么阿尔巴尼亚的位置就是南斯拉夫的大后方。作为苏联的威胁,南斯拉夫绝不会放任苏联打击阿尔巴尼亚。虽然苏联有实力击败阿尔巴尼亚,但是南斯拉夫肯定会出手,苏联并不想招惹实力强大的南斯拉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点,阿尔巴尼亚军事方面有独特性,实力强。阿尔巴尼亚俗称“碉堡之国”,退出华约之前阿尔巴尼亚已经和苏联逐渐交恶,而且对美国也不友好。作为弱国,阿尔巴尼亚早就认识到了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所以一直着手发展军事。受限于经济和科技水平,阿尔巴尼亚无法发展高科技武器,所以开始学习“游击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巴尼亚在境内建立了大量的碉堡,共有几十万座,而且这些碉堡极为坚固,就连装备水平极高的北约军队都无法轻松拆除。阿尔巴尼亚为了建设碉堡,在20世纪60年代就耗资1.75亿美元,放在现在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如果苏联想攻打阿尔巴尼亚,也不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