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九哥原创时间,不讲职场,不提专业,随便聊聊。前几日与刚回国的同学吃饭,听说了欧洲的经济形势之差,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九哥回国已经十年了,那里变化真的很大。朋友吐槽最狠的当然是生活,据说物价涨了不少,有的甚至翻了几倍。

记得当时德国还是使用马克,马克是真好用啊,5马克,去超市能买回来一大袋子好吃的,鸡蛋0.49马克,可乐2马克,就连去酒吧喝杯酒才1马克。可惜好日子不长,第二年就换成了欧元,很多物价数字不变,直接把单位改成欧元,等于是贵了一倍。

最可气的是香烟,九哥是老烟枪,3欧元一包的万宝路,竟然变成了19支装,当时的感想是我勒个去,还有这种操作。事情还没结束,后来又变成18支装,周星驰没说错,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有一山高。不过好在收入还算稳定,虽然当时的工作已经不好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当时欧盟成立之前,英国准备修改移民法和留学法,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教育部长第一时间致电英首相,大意是英国每年的留学收入非常高,希望国家这些高层们决策的时候务点实。当时,这件事让我很是佩服,虽然英国人个性高傲,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对形势的反应还是很及时的。

反观德国,当时记得从柏林飞伦敦的航班,机票已经降到19欧元了。如此凄惨,仍不思改革。

直到欧盟成立,并开放旅游,中国的游客,毫不夸张的说,一定程度的拯救了德国经济。那个时候所有的商家都有两个招聘,一个德文,一个中文。中文翻译供不应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生活节奏很慢,很多欧洲人比较懒,一杯啤酒坐一下午是常有的事。周末商店、超市一定是不营业的,在欧洲甚至有个词叫"逛橱窗",因为周末商家不营业,搞得老百姓出去逛街,只能隔着橱窗看商品,这种望梅止渴的事,也只有在欧洲。

当时德国的职业率到了20%,甚至还多,听说意大利、葡萄牙等地更高,老龄化的问题严重,福利又高,社会活活被拖垮了。很多中国商人的勤劳,带动了部分欧洲人的觉醒。其实欧洲人的生活节奏,九哥个人非常喜欢,传统的建筑,淳朴的民风,可是当时的经济形势,真的不允许慢节奏的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元今日对人民币的汇率是7.73,遥想当年一度达到13还多,听同学说,这几年欧元的贬值很严重,其实是物价的涨速太快,而收入则是一降再降。当年九哥3000欧元一个月,都不好意思到处说,现在好像1500欧元就敢大声说话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是感慨欧洲的经济形势,毕竟在那里有我10年的青春记忆。二是觉得欧洲的朋友真的应该跟华人好好学习一下,国人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尤其近几年的"一带一路"政策,值得欧洲各国好好来研究并认真学习。

本文为策划人晏无九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