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世大唐,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数风流人物,诗人、大儒不可胜数。若问你委身其中愿为谁人,是李白的恃才放旷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是白居易的深入浅出还是李商隐的幽愤难平?倘若问我,我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愿作王维,那个半官半隐,把生活唱成田园牧歌的佛教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十九年,文曲星坠落于河东王氏——王维出生了。王家在当地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出生在这样一个家世显赫的大家族,王维的一生好像就注定了会不凡。王维的母亲同样出身名门,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并且在书画上有着极高的造诣,这也几乎奠定了王维日后在画坛的地位。一代文豪苏轼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得到称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的是得到同样伟大卓越的书画大家苏轼的认可。由此也不难看出,王维在诗词、书画方面的成就。但若说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王维的处事态度和价值准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维年仅九岁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故——他的父亲不幸离世,他的家族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无奈之下,王维的母亲崔氏只能带着自己的孩子投奔娘家。幸运的是,即使生活过得很艰难,王维的母亲也从没有放松过对王维的教育。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她只能依靠变卖自己的刺绣织品聊以补贴家用。闲暇无事时,她还常常教授王维念诵佛经,这几乎对王维日后的佛教信仰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的男儿少年时无不志在科考,十几岁的年纪他便能写出《少年行》这样的诗篇。再大些,游历了几年后王维来到了京城,凭借着他的旷世才华结识了无数皇亲国戚,一时间,人们竟然以和王维交好为荣。也难怪,年纪轻轻就在科考中高中,还同时精通书画诗文,最难得的是,王维还是少有的精通音律。曾有这样的故事传出:有一天一个人偶然得了一张奏乐图,但却不知是何曲目。王维看到后立刻便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请乐师来弹奏,果真如此。王维在音乐上的天赋不容置疑,但这个故事却纯属虚构,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了王维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人的一生又怎会是一帆风顺的呢,他也曾因为私自看伶人舞黄狮而被贬。但后来爆发的安史之乱却是他人生的真正转折点。756年,叛军攻陷长安,王维不幸被捕。敌方首领早已听闻了王维的大名,希望他能为己所用。但是这么做则无异于出卖了自己的国家,但若不服从,他便只有死路一条。再三权衡后,王维不得不屈服,出任了伪职。但是很快,战乱便被平息了,当朝自然要对那些反叛者进行清算,而王维也是在劫难逃。但幸运的是,因为王维在出任伪职期间曾写思慕朝廷的诗句,并且王维的弟弟平叛有功,,加之王维才华卓越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朝廷才从轻发落只做贬官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对王维来说却是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曾经担任的伪官成了他一生的政治污点。他觉得自己再没有资格报效国家,纵然有着满腔热血却再无颜面位列高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山水田园。他再也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了,只要有这一方山水,他便明白,他还有着他自己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