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识香港,是从香港电影、香港电视开始的,TVB的电视剧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记得小时候在本港台、翡翠台追动画片,长大些追电视剧,金枝欲孽,妙手仁心,陀枪师姐,一部部如数家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的警匪片也不少,春节前香港警察开通了微博,一大批人在阿sir的微博下面留言,好一场大戏,积攒多年的港片的台词终于派上用场了。

很多人去香港朝圣,为了自己喜爱的那部电影/电视,重庆大厦,西九龙重案组…新上映的新喜剧之王,又吸引了一大批人去石澳打卡,怀念旧的喜剧之王,一句我养你啊,勾了多少眼泪。

尹天仇勾柳飘飘下巴靠过那棵树是重点打卡对象,不过由于去年的8号风球,石澳受灾有些严重,最近恐怕不是最佳朝圣时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去朝圣,广东人又有所不同,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去香港买买买,由于香港的各项生产指标都比内地严格,港货也就成为了品质担当。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跟很多广东人一样,我去过很多次香港,主题无一例外是买买买。直到最近有人问我有没有香港街道的照片,我翻遍所有的硬盘,只找到1张能用的,立刻决定去香港拍一些照片,这一次想拍点特别的,于是不走寻常路去了菜市场,捕捉城市里的烟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有人间烟火气的旺角菜市场

旺角是本地人购物的热门地点,人口密度极高,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万人,鳞次栉比的商铺通宵营业,人声鼎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有烟火气的东西不外乎菜盐油米酱醋茶,在旺角烟厂街1号有个当地菜市场,干净、整洁。每到一个地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去当地的菜市场转转,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一个地方的当地市场,是最能感受当地风俗人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厂街的这个菜市场,是个露天市场,在道路两旁支起棚,搭起架子,除了买菜人、行人,不时还有汽车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个千千万万菜市场里的普通菜市场,跟内地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很多菜都是按份卖,不是论斤称吧。大部分的蔬菜都是来自新界,新界是香港除九龙、港岛外的三大地理分区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及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是香港的农业生产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瓜果蔬菜看着都新鲜,大都没洒水,但看起来也不干瘪,估计都是当日新进的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鲜干货类的蚝干、瑶柱等都标注着日本产,180元一斤的日本蚝干,看着也挺吸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港制的腊肠160港币1斤,8分瘦2分肥,广州酒店同等品质的腊肠,大概便宜三分二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去香港买水果感觉特别贵,这次在菜市场看着价格还行,大概是因为内地的水果也经过了几次涨价潮的原因。蔬菜跟广州普通市民吃的相比,价格几乎也不会相差太远,有个别比较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特别的东西大概就是茴香花了,问完摊主这个是什么菜就屁颠颠的跑去拍别的了,忘记问怎么吃,回来之后查了很多资料也问了很多人,都说不知道咋吃。最靠谱的解答是做沙拉的时候加一些做装饰,还有煮汤,具体咋吃,还真不知道,下回去香港再去一遍,问问咋吃(一个执着的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逛到最后买了一包新界米通,吃起来有小时候的味道,虽然很想买点菜煮一下,下回可以考虑定个民宿,这样就可以自己煮饭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嘈杂的叫卖声,没有湿漉漉的地面,纸醉金迷的大都市里,同样有着最朴实的烟火气,三三两两的煮饭人,买把新鲜的菜回家,为家人张罗晚餐,滚一锅热汤,这何尝不是一种平淡安稳的幸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