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一向是一本万利的的。2018年,我国钢铁的产量和利润都非常不错。一方面高,钢铁钢业的产业改革已经逐步完成,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上升,产能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产业改革后节省的材料和多得的利润回归到了相关企业,仅仅是取缔地条钢这一项就能够给企业净利润提高700亿元。因此,在2018年度,我国的钢铁制造企业都有较高的盈利。但不是所有的钢铁制造企业效益都是很好的,天津就有这么一个奇葩的企业,不仅仅没有盈利,还被逼无奈的破产倒闭,甚至负了1920亿元债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国企就是渤海钢铁集团。渤海钢铁集团是在二零一零年七月有天津市政府和侍卫做出决策,整合多家钢铁冶金企业组建而成的。2014年七月,成立了四年的渤海钢铁集团成功进入了世界五百强,排在327位。但渤海钢铁集团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两年后,震惊全国的渤海钢铁债务危机事件就发生了。2016年3月初,天津渤海钢铁爆发了破产危机,欠下了192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债款,轰动了整个产业。危机牵涉的不仅是渤海钢铁一家企业,还有105家债权方,涉及了大半个金融圈,其中有七家银行为主要债权人,分别是天津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天津滨海农商行和中国银行。还有三家信托公司也牵涉其中,这三家公司分别是国民信托、北方信托和天津信托,合计金额超过6亿元。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是妥妥的国企,背后靠的是天津市政府这棵大树,可其实,天津市政府对于这么大的危机也是无力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大的债款使得渤海钢铁集团难以承受,只能选择破产重组。而其组建者天津市政府也无力为其偿还债款,天津市2015年到2017年间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有不到3000亿,专业人士表明,除非可以引入大量的投资,否则渤海钢铁难以继续生存下去。果然,到了今年一月份,渤海钢铁的重组草案就得到了批准。2019年1月30日,渤海钢铁集团等48家企业通过了集团重整计划的草案。同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批准了计划草案,这表示渤海钢铁司法重整工作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按照草案计划,渤海钢铁集团的所有员工都会被妥善的安置,欠职工的债款也会按时的偿还完毕,以保证集团下一步的发展能够更加顺利。渤钢集团管理人代表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负责同志表示,目前通过的重整计划是债权人、战略投资者和渤海钢铁集团多方协商出来的,无论对债权方还是原集团职工来说都是最优的结果了,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