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松赞干布在统一了西藏地区的许多部落后,前往长安求婚,唐太宗将一个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传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会面之后,一路上翻过雄伟崇宏的巴颜喀拉山,跨过了激流滚滚的通天河之后,来到玉树境内的白纳沟。虽然克服了重重困难,但所经之处风景美丽。
扎陵湖和鄂陵湖。扎陵湖是黄河上游的大淡水湖,有供鸟类栖息的岛屿;鄂陵湖位于扎陵湖之东,与扎陵湖由一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两湖中有一个专供鸟儿们会餐的天然场所,人称“小西湖”,又称“鱼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鄂陵湖烟波浩渺,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纤萝不动;下午常常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天昏地暗的景象,一会儿像连片的黑色藏帐,旌旗猎猎,人声鼎沸,一会儿又变成点点白色的风帐,由远而近,景象极为壮观。据说,这是当年松赞干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时的盛大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牧草丰美,自然景观奇妙,是难得的旅游观光胜地。盛夏季节,碧空如洗,苍穹无垠,玻璃般的天幕上,不时地飘荡着樱桃似的朵朵白云,天是那样蓝,云是那样白,山是那样青。蓝天白云之下,起伏连绵的青山和褶褶闪亮的碧波,交相掩映,分外妖娆。数以万计的天鹅、大雁、野鸭、鱼鸥等在平如明镜的湖面上嘻戏飞翔,数不清的牛羊象点点珍珠在翡翠般的湖畔滚动,令人心醉。扎陵湖和鄂陵湖地区,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基地和渔业生产基地。
巴颜喀拉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它位于黄河源头与通天河之间,属于昆仑山脉中支东端。该山地势高耸,群山起伏,雄岭连绵,景象恢宏。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4500-6000m之间。此山是青海境内一座有名的大山,虽地势高寒,气候复杂,但雨量充沛,是青海南部重要的草原牧场。这里盛产被人们称之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和举世闻名的藏系绵羊,故有“牦牛的故乡”之称。成林蔽野,古木参天。山坡上有名贵药材取之不尽,山脚下珍贵动物成群出没于森林草原之中湖内,还有高原上特有的鱼类20多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颜喀拉山口,是唐代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公主入藏及唐蕃通使都是经由这条线路。古道沿途尚存有唐蕃交往的遗迹,流传着美妙的传说。
通天河,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南岸支流水量较北岸支流为丰。通天河流域属高寒气候区,除高原东部边缘外,大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多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下段河谷地区,气候比较温和湿润。通天河两岸,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草原牧场,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畜牧区之一。通天河沿岸盛产沙金,河湖中鱼类资源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说,《西游记》中著名的过渡晒经的章节就发生在这里。文成公主为自己的一行人马能够平安地通过天然屏障巴颜喀拉山和亘古天堑通天河而高兴,她以为这是神仙帮助的结果。自小信佛的公主,为了表达对神仙的虔诚,亲自率领工匠,在白纳沟的岩壁上刻下了数十尊佛像和许多佛塔。后人为了纪念文成公主,就在这个地建成了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
白纳沟,环境幽雅清静,风景绮丽多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也就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文成公主博学多能,对吐蕃国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