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血本的《流浪地球》,不愧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由屈楚萧/赵今麦/吴孟达主演以及吴京特别出演的《流浪地球》拿下单日票房冠军。直到2月15日凌晨,《流浪地球》淘票票评分高达9.1分,累计票房达到32.07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电影《流浪地球》基本知识

电影由刘慈欣原著小说《流浪地球》改编而成。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各国经过商讨最终决定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适合生存的星系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电影改编技巧

每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拍摄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如果稍有差池便会被小说各路粉丝各种挑剔。

小说版《流浪地球》时间跨度大,比起小说,电影版显然要精简得多,小说中的时间跨度大,涉及到出走和安家的方方面面,电影版则是截取了人类启动推动器,并且绕过木星引力这一段故事,可以说小说中最紧张,最有泪点的部分在电影中都得到了保留。电影以原著的设定为基础,原创了一个故事,把逃离太阳系作为目标,木星作为大BOSS,用空间站和地球,刘培强和刘启父子作两条线,双线叙事,他们攻克各自的难关,携手点燃木星,利用木星爆炸的冲击波脱离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星吸走地球大气

三、保护环境应从现在开始

我们人类长期破坏的大自然,在电影里有了结果。

电影开头一则新闻:“受木星引力增强影响,地球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撞击木星。”

人类只有带着地球逃向4.3亿光年外的外的另一个恒星系。完成整个过程要耗上两千五百年。此时环境恶化,气候异常,人口数量减至35亿。开头的新闻左下角显示北京气温:-87℃。幸存者通过抽签进行移居地下城。电影里的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北京CBD等完全被冰雪覆盖,还有上万座的行星发动机,都呈现出一副末世景象。当我看到这些场面,想到如今大自然还是不断被破坏,原始森林的减少,我们还能拿什么来说造福子孙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里的行星推动器

四、电影所传达的情感

《流浪地球》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去重写了整个故事:回家。中国式的科幻片,自然少不了感情线。

父亲刘培强(吴京饰)生活在太空,十几年没和家人见面了,爷爷韩子昂(吴孟达饰)带着孙子刘启(屈楚萧饰)和孙女韩朵朵(赵今麦饰)生活在地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下城场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培强(吴京饰)

1、电影里的亲情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放弃亲情。

刘培强因使命与父亲和儿女分隔在天上和地下。

刘培强说过:从“流浪地球“计划启动的第一天起,我就再也回不去了。

儿子怨恨父亲。

父子间的亲情羁绊,是电影重要的感情爆发点,也是电影叙事空间的切割。

吴京带给我们的是空间站的故事。

吴孟达和屈楚萧带来的是人类生活的地下空间以及地表上的故事。

2、来源于生活的情怀

现在许多年轻人,闲暇时就会刷刷抖音之类的app打发时间,这也是现在社会上年轻人的一个标志。

从吴孟达饰演的爷爷韩子昂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90后的影子,他在看守所里刷着抖音,听着海草舞从电影设定的2075年,我们可以推测爷爷韩子昂是个90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子昂(吴孟达饰)

五、影片所表达的价值观

在地球面临的灾难面前,全球人类就是一家人。

《流浪地球》这样中国式的科幻片,也传达出了与好莱坞大片不一样的价值观,好莱坞的大片往往是一个英雄拯救了世界,而拯救世界只是是衬托出一个人英雄气魄,是英雄的附属品,而在《流浪地球》电影里,虽是中国人处于C位,但最后拯救地球的是世界各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好莱坞灾难片里人类通常是离开地球,探寻移居其他星球。而作家刘慈欣却给出了一个充满家园情怀的中国式解决方法:带着地球去流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流浪地球》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部中国科幻片说的是咱们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扩大到全人类,那就是地球,所以再大的困难也要带着地球走。

一个家字,可以把光年之外的人和人之间连接起来。

七、其他

电影里的一句洗脑标语已经被影迷们深深记在脑海里: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组有心了!开车上路,安全第一!

图片源自《流浪地球》及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有偿征稿,看影视剧时顺便记下亮点(50字以上)发给我们,咨询了解及进作者交流群+微信1024235044

专注有用有营养的

传递能量和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