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QQ,微信各种社交平台已经占领了我们的生活,每天我们都会刷刷微信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新动态。微信朋友圈除了各种晒日常,心灵鸡汤以外,最多的就是关于食品安全,健康方面的信息了。“千万不要再买这菜,致癌率100%”“这种东西是给孩子下毒,十万火急!!速转!”,你是否经常在朋友圈见到此类消息,读后大吃一惊,急急忙忙转发,生怕自己圈里的朋友,亲人看到晚了呢?其实这类消息多数是谣言,看到时一定要自己先查证,可不要当谣言传播机。

网络谣传中,像食品安全这种“舌尖上的谣言”占45%,可谓网络谣言发生的重灾区,现在我们就揭露以下这5个热传在朋友圈里的食品安全真面目,不要在相信了。

谣言1:空心菜最容易富集重金属

蔬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当然会含有微量的重金属,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空心菜就容易含有更多的重金属,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蔬菜,都是符合食品标准的,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有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谣言2:耐撕的紫菜是用塑料袋做的

紫菜本身就富含胶质,如果浸泡的水温不够,或是浸泡时间不充分等原因,就可能导致紫菜,不好撕断,嚼得费劲。干紫菜遇水后会吸水变软,而塑料袋怎么浸泡也不会吸水,而且塑料遇水后表面会凝结出现小水珠,从这就可以看出区别。再说了世上无亏本的买卖,塑料本身价格不便宜,如果费劲做成可以当紫菜的样子卖,这价格可要比真紫菜还高了,没有哪个造假者笨到自己贴钱做买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谣言3:香蕉泡不明液体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纷纷转发一个“香蕉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香蕉先在一种乳白色的液体中浸泡后再包装,发运。然后就有不少网友说这不明液体是有毒的。其实这种液体只是保鲜剂,完全符合食品标准,具有降解快,杀菌,低毒性的特点,是国际上认可的,对人体没有危害,可以放心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谣言4: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肉松和棉花,一个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肌肉纤维,一个是由纤维素构成的植物纤维,这二者完全不相关。肉松和棉花虽然表面上看都很松软,但肉松入口即化,棉花是怎么也嚼不烂的,没有哪个商家会造假造的这么离谱,太容易被发现了。

谣言5:桃子西瓜同食会致命

一到夏季,微信圈里就会有好心朋友转发提醒,桃子和西瓜同食会产生剧毒,吃了就会丧命。这是毫无根据的说法。桃子和西瓜所含营养成分基本相似,同食后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