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贺岁档,电影票房出奇的高,一部破30亿并即将冲破四十亿大关(流浪地球),一部破20亿(疯狂的外星人),一部破10亿(飞驰人生),就连动画片熊出没都能轻松狂揽6.5亿票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与最近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年味淡了”有关。因为年味淡了,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去电影院寻找年味,弥补缺失的乐趣。因此这几部贺岁电影也都知趣地设计了许多搞笑元素,以博观众一乐。就连《流浪地球》这种主打灾难与科幻的电影都添加了许多活跃气氛的台词。

至于《疯狂的外星人》,那简直就是为搞笑而生,宁浩通过解构的形式达成的笑果可以说已经高明到了一定境界。

然而,观众却不怎么买账。。。

看完电影普遍反映“笑不出来”,甚至有观众拿宁浩的这部喜剧和春晚小品作比,真可谓是黑得高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觉着《疯狂的外星人》好笑,但更多的人觉着不好笑,那么这好笑与不好笑之间的隔膜究竟在哪里?接下来,小编就做一个传递快乐的小天使,挖一挖《疯狂的外形人》里的笑点。

《疯狂的外星人》的讽刺意味是显而易见的。片头,美国的宇航员脑残地发自拍炫耀自己是和外星建交的第一人。却因为忘了关闭闪光灯,不小心惊动了外星人,导致建交彻底失败,外星人流落地球。从一开始,这种无厘头的荒诞感就迅速蔓延开来,而美国也成了影片主要挖苦的对象。

影片中,特工约翰身上几乎携带了美国人所有的缺点。他自大,目中无人,总想当全人类的英雄。最后却落得一个被溜得全世界乱转,还被忽悠着吞下屎味玻璃球的荒唐下场。宁浩这一次对好莱坞式的特工类型片进行了彻彻底底地解构。美国英雄的光环不再,反而更像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小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那个“疯狂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以后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本想与地球建交,最后却莫名其妙流落黄渤的“猴园”。到了地球以后,作为宇宙大使的他却被两个落魄的地球人类当成猴子来耍,这种身份与境遇的错位感也正是喜剧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实,喜剧本身就是一种“冒犯”的艺术,正是因为对传统美式英雄的“冒犯”。对高大上的外星人的“冒犯”,电影才结出了它的笑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最显而易见的搞笑,还是黄渤和沈腾的这对全新喜剧搭档。黄渤又一次演绎了疯狂系列里“耿浩”这个小人物,而沈腾则带来了他辨识度极高的,滑稽的东北腔调。黄渤可以靠他的演技让观众一会笑,一会哭。而沈腾凭借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喜剧经验,不用张嘴,仅仅一个表情就可以让观众前仰后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宁浩以往的“黑色幽默”,这部《疯狂的外星人》色调稍微明朗一些,许多搞笑的情节更加直接,剧情也不像前两部“疯狂”系列电影那样盘根错节。但并不能因为宁浩的改变而否定这部电影,毕竟它将解构玩出了新的花样。

我还记得在影院看《疯狂的外星人》时,身边被孩子与大人们的笑声所包围,而看到电影真正动情处时,影院里又是一片寂静。可能相比于豆瓣,观众的反应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评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