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曾讲到,建安年间"三曹"中,曹丕因为担心弟弟曹植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下令让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如果不行就假借做不出为名而除掉曹植。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七步诗》,这也是古代口口相传的诗词。
那鲁迅和郭沫若为什么要写反七步诗呢?
读过鲁迅作品的都应该知道"刘和珍君",当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和大军阀共同勾结,上演了一出迫害学生的事件,不畏强权的刘和珍站了出来,他奋不顾身的带领着自己的学生进行反抗,最后惨死在政府的枪下。为了掩人耳目,政府登报为了强行刷洗自己的罪名,大举称赞校长杨荫榆的"丰功伟绩",竟然还在报纸上写出了"今反杨者,相煎益急"的字眼,鲁迅看后十分恼火,于是写下了我们熟知的《纪念刘和珍君》,同时还写下了这样一首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这首诗一推出便受到了爱国人士的极力推崇。
而郭沫若知道这件事后也写了一首反七步诗,虽然有一定的文笔,但他写的作品却饱受争议。
他从"萁"的角度入手,大概的意思是,煮豆子的时候要用掉豆萁,豆子熟了然而豆萁却成了灰,豆子端到桌上变成了美味,豆萁却撒到田里当了化肥,如果不是同根生的话,豆萁怎么会自作牺牲呢?
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写反七步诗的时间为1943年,当时文坛上涌现出一股尊崇古人的风气,而郭沫若却十分不屑,他认为历史上对曹子建的评价过于高了,相传他七步成诗,郭沫若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首是来批评古人。
他的诗一发出便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很多人说他与曹植之才相差甚远,同时也没有鲁迅爱国。一时间受到了颇多冷眼与谩骂,有人说他是卖弄文学,哗众取宠;也有人说他是颠倒是非、标新立异。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