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计委疾控中心数据,截止到2018年我国肝病患者和肝功能异常者约有一亿多人,再加上现代人对保肝养肝意识的不够重视,造成肝病人群呈逐年攀升,因此,养肝护肝迫在眉睫,那么,怎么养肝护肝呢?在什么季节养肝更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认为,人在一年四季中养护身体应该有所侧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五脏与四季也相对应,春天养肝刚好是顺应气候变化养生的合理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熬夜酗酒易怒最伤肝

熬夜一天,肝脏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恢复其正常的机能。当熬夜或者睡眠质量差,特别是出现睡眠障碍时,肝脏也会受累,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起肝脏损害。所以优质睡眠对肝脏保护很必要。一般来说,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新陈代谢的时间,这个时候要保证人体已进入睡眠,肝脏才能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元气。睡眠时肝脏的负担最轻,而且人体是卧着的,肝脏能享受更多血液的滋养,流经肝脏的血液最多,有利肝脏修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肝功能不好的人群一定要控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如果已经有肝病,则应该完全戒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烦易怒,情绪的不良变化,会挫伤五脏六腑,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在中医理论里,七情之中最不利于肝的就是怒。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以通为顺。怒会导致肝的疏泄失常,造成肝气郁滞,时间一长易惹肝病上身。烦躁、易怒、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致使肝气郁结。因此,中医认为,情绪护肝的核心是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尽量保持好心态,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按摩3个穴位可以养肝护肝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采用大拇指点按,每次一个穴位3-5分钟,每天可以点按3-5次,点按时要微微有一种酸胀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采用大拇指点按,每次一个穴位3-5分钟,每天可以点按3-5次,点按时要微微有一种酸胀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采用大拇指点按,每次一个穴位3-5分钟,每天可以点按3-5次,点按时要微微有一种酸胀感)。

4、给自己来一杯养肝护肝茶

配方:五味子、菊花、枸杞、蒲公英

功效:用它们一起泡水喝,具有抗炎排毒、清热去火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还可以抑制肝损伤和保护肝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在饮食方面,春季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大枣、山药、扁豆、瘦肉、鱼类、蜂蜜、姜、大麦、小麦等具备补益和缓功效的食物,搭配新鲜蔬菜以疏肝理气。适当增强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调和、疏肝降火、气机升降,强身健体,又可以实现怡情养肝之目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