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艺术史,爱的概念吸引了各行各业的艺术家。不论是绘画还是雕塑,多情与浪漫的主题,永远炙手可热、深入人心。

尽管在艺术中有无数诱人的爱之表达,但这四件拥吻之作,还是足以脱颖而出。

从大理石的柔美之吻,到金光闪闪的华丽拥吻,这些发自内心的杰作,都证明了艺术与爱与吻可以完美的结合,动人心魄。

安东尼奥·卡诺瓦,《普赛克被丘比特之吻唤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赛克被丘比特之吻唤醒》是新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之一。

这件大理石杰作的灵感来自于罗马爱神丘比特和人类女神普赛克的爱情故事。1793年,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雕刻了这件浑然天成的吻之杰作。

这件作品凝固了一个感人的瞬间:美女普赛克好奇心作祟,打开了一个装有睡眠鬼的禁忌魔盒,从此陷入永眠,直至被丘比特一吻,才终于从死一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

这则神话故事与睡美人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们始终相信爱人之吻,足以颠倒乾坤、转危为安。

而雕塑家卡诺瓦,则抓住这一瞬间,通过对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和亲密的肢体定位,巧妙地捕捉到了场景中高度的人文主义情感。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地利艺术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其创作的黄金时期,画出了举世瞩目的这一吻。

《吻》虽是金箔作画,画风前卫,但手法空灵,并突出体现了克里姆特的一大创作兴趣:描绘亲密主题。

《吻》展示了一对相爱的情侣相拥相吻。他们跪在一个超凡脱俗的花园里,男子倾身亲吻他的伴侣,温柔地抱着她的脸,用手抚摸着她点缀着鲜花的长发。而女人则平静地闭上眼睛,双臂环抱着爱人,接受并期待着爱人的亲吻。

克里姆特虽从未透露过这组人物的身份,但画中的拥吻本身,就足以摄人心魄。爱情似乎就此永远笼罩在一层闪闪发光的神秘光晕之中。

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床上之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德·图卢兹·罗特列克,素以勾勒巴黎的城市绘画而闻名。

但他还有一些作品,则让我们得以一窥部分更为私密的场景,比如这幅《床上之吻》。

这幅油画创作于1892年,画中是两个女人在床上热吻。这两人很可能是巴黎的妓女,这是图卢兹·罗特列克常见的艺术主题之一。

然而,这幅作品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场景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具有鲜明的活力。而对女性私密情感的洞察,正是源于罗特列克曾亲身深入了解这些女性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奥古斯特·罗丹,《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罗丹,大多数人熟悉的都只是他的《思想者》,但罗丹表现亲密主题的雕塑也堪称一绝。

这尊美丽的大理石雕像,雕刻于1888年至1898年间,其造型流畅,构图动感十足,吻之主题也十分迷人。

而这一吻之所以如此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它最初是《地狱之门》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狱之门》是罗丹作品的集大成者,《吻》所描绘的这对恋人,是一对受欲望之火焚烧的恋人,是一位贵妇和其姐夫的偷情之像。

这一作品表达了罗丹对罪与爱的矛盾思索,欲望既是人类的快乐之源,也是人类的罪恶之本。

虽然《吻》的创作极为成功,但罗丹最终认为它过于遵循惯例,决定进行调整,把它排除在《地狱之门》的最终设计外,将原本的浮雕做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独立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