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觉得减脂难,是难在总觉得饿,总想吃东西......

如果热量缺口并不是特别大,也就是没有节食的情况下还总是频繁的出现饥饿感,那么一定是受到了虚假饥饿感信号的误导。这样的情况是我们一定要做出调整来避免最终影响到减脂的成功概率。

1、刚吃完没多久就觉得饥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是不少人减脂初期会碰到的问题。

心理层面上觉得自己开始控制饮食不能随心所欲,而没有获得满足感;但更多的还是会跟饮食结构有关系,尤其是当你的一餐饮食结构过于单一,并且有着比较多高升糖指数食物时,你就会很容易出现吃完没多久就感到饥饿感的情况。

因为这样子不仅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这类食物消化也很快,很容易产生饥饿感,又想吃东西。容易带来饥饿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解决的方式也并不难,先从自己日常的饮食做起,不要做翻天覆地的调整,先尝试着替换掉一些比较糟糕的食物选择,用新鲜蔬菜水果、肉奶蛋、粗粮替代,逐步的让自己适应更为健康也饱腹感更强的饮食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一步步发现自己每次吃完饱腹感持续的时间都会更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更好。

2、缺水导致的口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觉得成年人就一定分得清口渴跟肚子饿的区别。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把这两者混淆起来,因为当身体缺水的时候,确实会给身体释放出能量不足的信号,这跟肚子饿的感觉是相似的。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带来的误导,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每一次感到饥饿的时候都先喝上一杯水,看看过10分钟之后是否饥饿感能够消除,如果可以的话说明只是口渴,而如果不行的话说明你可能身体确实需要适当的能量补充。

3、压力/情绪性进食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人而言非常的常见。

当你不管是从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亦或是训练中承担了过多的压力跟焦虑等不良情绪,那么你的神经系统就会非常容易释放出需要进食来缓解压力的信号。

尤其是食用高糖和高淀粉食物后,会使胰岛素快速增加,而胰岛素会使酪氨酸与苯丙氨酸在血中浓度降低,使色氨酸很快进入细胞中转换成血清素,进入脑中,使人有愉悦感。

虽然这么做可以在当下帮助你一定程度上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但是等你吃完之后,担心自己会发胖的压力又会进一步的叠加,使得你承担了更大的总压力,而这样的循环如果走入,那么只会让你的身体跟生活都越来越糟。

因此当你明确知道自己并没有到需要进食的时候,控制住你的嘴,去采用别的方式调节你的情绪问题,不管是深呼吸,去把问题分解开来分析一下,还是说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都会是更为合理的方式。

4、因为太无聊带来的无端食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实在没有事情做的时候,进食往往都会成为你最先想到的帮助你打发时间的选择之一,也有的人就是嘴巴一刻都闲不住。

当你面对这样的问题,治本的方式是去找一些休闲活动,不管是拉伸一下,去调整自己的呼吸模式,还是说去画画,看书,都能帮助你打发一下时间,而如果你实在不想动又想吃点什么的话,建议你提前准备像是小橘子,小番茄这样相对合理的小零食选择,慢慢吃,起码让你不至于摄入过于多的无意义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