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原因,广东在古代属于“欠发达”地区,很多被贬来的诗人不满意,因为毕竟远离了中原地区,和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相隔太远,这也是诗人们抱怨的原因之一,但是有个人是列外的,他对广东生活却是感到满意,他就是苏轼。苏轼用一句诗来表达了他的生活,那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此我一直认为苏轼才是最能代表广东的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写了一篇关于各个地方的的历史文化名人,当然我所说文化名人只是局限于诗人,但是有很多人因此表达了“不满”,很多人认为苏轼并不能代表广东,因为他是被贬去广东的,有人认为张九龄才是最能代表广东的诗人,说实话如果不仔细调查的话,根本就不知道张九龄就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这也许是大家赞同张九龄是最能代表广东的诗人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张九龄会想起谁?是王昌龄房玄龄还是唐朝宰相?没错,很多人对张九龄的印象简直一片空白,张九龄就属于那种不出名的“三线”诗人,说到诗,张九龄和苏轼差得有点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九龄出生于唐朝的韶州曲江,也就是今天的今广东韶关,他是唐朝著名的宰相,深得人们的喜爱。张九龄有句很著名的诗,相信很多人都能够朗朗上口,那就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是张九龄能代表广东并不是他的诗出名,而是他对广东做出的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元四年张九龄的行事作风导致宰相姚崇对他不满,于是张自己辞官回到了老家广东,张回到老家后深感岭南交通的不便,于是他上报朝廷要开凿大庾岭路,当然他的要求得到朝廷的允许,于是他当起了总指挥和总工程师,亲自到场指导,道路开通后,极大改变了南北交通,张九龄也因为修大庚岭路有功,被拜左补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明明有被贬的苏轼,为何有人认为张九龄才是广东的诗人?现在知道了,并没有人在意张九龄是几线诗人,而是他真正为广东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不应该忘记他,他能够成为“代表”广东的诗人,并不是因为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