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指的是1944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的事情,因为事情发生在河北的土木堡,所以又叫“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这就厉害了,这次兵败直接导致明朝的皇帝英宗被俘,跟着御驾亲征的众多大臣被杀,军队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差不多把大明的精锐赔了个空,因此也有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电视剧,由霍建华、黄轩和刘诗诗一起主演的《女医明妃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土木堡有多少人就想到一个用土和木简单搭建起来的豆腐渣小堡垒?这样的堡垒经得住大军的摧残吗?因此有人发问,如果在明朝有水泥,用水泥搭建起来的堡垒肯定比土和木搭起来的堡垒坚实的多,这样会不会就不会有大明的耻辱土木堡之变?说实话有这样的想法有点天真,真以为土木堡是个小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木堡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明朝疆土也没多大嘛,瓦剌都跑到河北来了)。在明代,榆林堡、土木堡和鸡鸣堡被称为京北三大堡,其坚实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土木堡仅高就达六七米左右,换言之就是两层楼高左右。城堡是一个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长1000米左右的长方形堡垒,明朝的几十万大军进去明显感觉到拥挤不堪,因此被攻破是迟早的事情,事实也是如此,土木堡地势很高,如果缺水就会是件很严重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在堡垒中的明军真的缺水了,距离土木堡十多公里的地方就有水源,为了吸引明军出堡,瓦剌将军也先假装撤退,明军果然上当,大军刚移动也先就发动攻势,明军大败,在这次战斗中奸臣王振死于乱军中,明英宗被俘,明朝精锐大损,明朝由盛转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看,第一,明朝的疆土并不是很大,瓦剌都打到河北来了。第二,究竟是怎样的指挥才会导致几十万大军打败?把军队节制的权利都交给了一个太监,这本来就不符合常识,是否是明英宗一意孤行让个太监来背锅?第三,明朝如果有水泥,土木堡坚实点,是否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实际上这场战役和这个包的坚实程度没啥关系,即使够坚实,只要困住水源,几十万大军还要被活活渴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历史总是由很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稍微一点瑕疵就会导致大厦倾斜,很多偶然的因素并不能够避免,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量变导致的结果:首先是指挥失当,选了个太监当将军,其次是多次变换行军路线,没有及时撤兵,最糟糕的是退守土木堡,即使是黄金做的堡垒从内部还是很好攻破的,想来想去这真的是一个乱如浆糊的御驾亲征,明英宗不失败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