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江苏宜兴,江苏茗鼎生态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开采活动:《茗鼎第八届祭山开园仪式暨2019年新茶开采节》。其活动主题为:敬畏自然,爱护生态。周边市民和外地游客纷纷驻足观看,分外热闹。

由茗鼎创始人赵梓秀介绍说:阳羡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区,种茶、采茶、制茶是阳羡茶农的重大生产活动。过去,由于生产力低,茶叶生产全是手工劳动,并设场于山。在生产过程中受气候和工艺的制约,致使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进而给茶叶的销售价格带来影响,牵连着茶农的经济丰歉。茶农们祈求天时、地利,获得丰收,对个体家庭来说,都年年在家祈求天神护佑。

在唐大历五年(公元770),中国第一所贡茶院在湖州府长兴县和常州府宜兴县的交界处的顾渚山建立。贡茶院有茶厂三十间,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岁选紫笋茶。唐《南部新书》记载:“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四千八百斤。”贡茶生产专门由中央派官员督造。宜兴城中茶局巷内,曾设有专门负责督造贡茶的府署。除了朝庭派官吏负责贡茶督造外,当地州长官也有义不容辞的督造之责。每年在贡茶开采之时,督造官吏会同湖州府、常州府刺史,并邀请苏州府刺史,一起到苏浙两省交界的啄木岭,岭上设有境会亭,举行盛大开采仪式,山上立旗张幕,祭山祭水祭神,声势浩大,三万役工在晨雾之中,齐声高呼“茶发芽”,这种喊山仪式后来一直流传到宋代才渐渐消失。当时生产的是饼茶,在清明前必须送到京城长安,三四千里行程,限十日赶到,所以又叫“急程茶”。最为出名的茶诗就是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俗称“七碗茶诗”,极力称颂阳羡茶,最为著名的诗句是“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祭山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茗鼎公司在采摘新茶之前,举行祭山仪式,对祭山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茗鼎祭山是茗鼎人对天地的感激,对未来的祈福。也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保护自然的提倡。

茗鼎人认为:人类必须将自身融于自然、爱惜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依赖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人在自然面前无隐私可言,自然对人既相助又惩罚。当你对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飞禽走兽、各种生灵不恭敬,甚至随意破坏捕杀,自然就会惩罚你。你爱护山水,敬畏自然、保护生灵、爱护自然界中的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自然就会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