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又有新进展。3月8日,北京学校共享区与中学部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北京学校所有功能组团全部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建方北京建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学校是继北京小学、北京中学、北京大学之后,北京第四所以“北京”命名的学校,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域。

规划显示,北京学校到总规划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设48个小学班、30个初中班、30个高中班,采取小学、初中、高中12年一贯学制。“学校建成后,将肩负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基础教育质量重任,为周边居民子女提供优质完善的教育资源。” 北京建工项目部负责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学校由小学部、中学部、共享区三大功能组团构成。2018年8月北京学校小学部率先开工。本次开工的是共享区和中学部,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共享区、中学部及宿舍、食堂等附属用房组成。

据北京学校校长刘小惠介绍,共享区是北京学校功能布局的一大亮点,该区将依托STEM教育体系,打造开放、共享的大型STEM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学生探索自然奥秘。学校还将设置艺术宫、体育馆、模拟联合国等功能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通过探索全新办学模式,引领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

北京建工北京学校项目负责人季连党表示,工程地上部分施工将采用钢框架+粘滞阻尼墙结构体系,这相当于在结构层楼板间加装了阻尼装置,这些“阻尼装置”以墙体的形式存在,既起到二次结构分隔空间的作用,又可以通过阻尼效应消解结构间作用力,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确保校舍的功能区的结构稳固安全。

同时,针对体育中心、艺术中心等功能特殊、对空间稳定和抗震有更严格要求的区域,项目团队将在施工中采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这种新型的钢结构支撑体系通过将套筒和芯材灌注阻尼液体,构成类似“液压挺杆”的效应,实现更加强劲的承重能力,确保学校的抗震能力无懈可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正在施工的北京学校小学部在建设者努力下,创造出一个月完成钢结构施工、118天实现工程主体结构封顶的纪录。目前,小学部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外立面、机电管线及设备安装施工,装饰装修作业也将协同推进,力保实现今年9月小学部如期开学的目标。

北京建工供图